[发明专利]一种牙科复合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4580.0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5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真珍;李骥;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6/083 | 分类号: | A61K6/083;A61K6/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科 复合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牙科复合核树脂,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改性纳米金刚石0.005%~1%、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10%、石英粉25~45%、纳米二氧化锆1~5%、着色剂0.02%~0.2%、树脂基体30%~60%。同时提供其相应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树脂中加入改性纳米金刚石,纳米金刚石具有生物无毒性,对人身体无任何毒副作用,添加适量的改性纳米金刚石可有效地提高核树脂的抗压强度、核树脂的挠曲强度、降低核树脂的磨耗率、提高核树脂的显微硬度,可满足牙体缺损的临床粘接强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牙齿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科复合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牙齿残根残冠保存技术的改进,使得过去认为需要拔除的牙齿得以保存修复,在残根残冠的保留修复过程中,桩核的构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近年来随着预成桩系统的开发和广泛应用,人们对核材料的选择也日益关注。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核材料有银汞合金、玻璃离子、复合树脂等,相对于其它两种材料而言,复合树脂显示出了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如美观性、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以及操作便利性等。复合树脂在口腔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类牙齿缺陷的直接和间接修复,由于复合树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良好的色泽和临床可接受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在随着机械性能的不断改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但其不足在于,在后牙修复和前牙切缘切角修复中,机械强度不够。
通常,复合树脂是在树脂基质中加入无机填料而构成复合树脂,与单一树脂相比,显著提高复合树脂的一些物理性能。目前,无机填料按照颗粒大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填料,粒度在1~100μm,例如石英、玻璃粉、硅酸盐、陶瓷粉等,这类填料颗粒大;二类是混合填料,它既包含了传统的大颗粒,又包含了一定量的超细填料,改善了大颗粒填料和有机基质之间的异质性,并提供了合适的粘性;三类为超细填料,例如粒度在0.04μm的二氧化硅,这些添加有常规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在临床使用中也表现出了其不足之处,如表面粗糙、易疲劳、机械强度不足、强度低、耐磨性差、聚合收缩大、吸水值较高、热膨胀系数大等。传统型复合树脂由于填料颗粒粒度大,填料硬度和树脂基质硬度有着很大的区别,再加上颗粒高度的可见性,使它很难维持光滑的平面,同时在口腔环境中由于受到牙膏、牙刷、咀嚼力、食物等影响,使得填料颗粒周围的树脂基质迅速磨耗,填料突出或脱落,形成一个粗糙面,为染色和菌斑堆积创造了条件,不利于牙齿健康。混合填料型树脂虽然改善了无机大颗粒填料与有机基质之间的异质性,并提高了强度和硬度,但是并不能产生理想的前牙修复效果,因为其内部含有大颗粒,即使是修复体打磨得很光滑,不久也会变得粗糙,出现染色和菌斑堆积。超细填料型复合树脂由于填料的颗粒极小,与树脂基体同时被磨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耐磨性,但是由于填料粒度小,比表面积大,直接与树脂混合有很强的增稠作用,限制了填料与树脂基质的比例,使得填料比例相应下降,体积收缩系数、热膨胀系数、吸水率等相应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复合核树脂,同时提供其相应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牙科复合核树脂,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改性纳米金刚石0.005%~1%、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10%、石英粉25~45%、纳米二氧化锆1~5%、着色剂 0.02%~0.2%、树脂基体30%~60%。
牙科复合核树脂,还包括引发剂和助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与树脂基体的用量之比为0.2%~2%,所述助引发剂的用量与树脂基体的用量之比为0.2%~2%。
所述着色剂为TiO2,树脂基体为氨基甲酸酯双甲基丙烯酸酯(简称UDMA),引发剂为樟脑醌,助引发剂为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4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烟(透明壳烟弹)
- 下一篇: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