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校正装置及其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6721.2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4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代晓雪;师伟;张帅;江辉;石永杰;朱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4 | 分类号: | G05B19/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健,王丽娜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校正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同轴校正装置,用于校正驱动装置中编码器(10)与驱动轴(11)的同轴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校正装置包括第一校正件(20)和与该第一校正件(20)同轴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校正件(21),其中,所述第一校正件(20)能够同轴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的用于安装所述编码器(10)的安装架(12)上,所述第二校正件(21)能够同轴安装于所述驱动轴(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件(20)包括第一安装盘(201)和从该第一安装盘(201)同轴向外延伸的圆筒部(202);所述第二校正件(21)包括第二安装盘(211)和从该第二安装盘(211)同轴向外延伸且能够同轴插入所述圆筒部(202)内的插入部(212),所述插入部(212)的外径与所述圆筒部(202)的内径为零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212)形成为圆筒体或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盘(201)与所述圆筒部(202)之间通过同轴设置的圆台(203)连接,该圆台(203)的外径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2)上的圆孔的内径为零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21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架(12)与所述驱动轴(11)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插入部(212)的长度大于所述圆筒部(202)的长度。
6.一种同轴校正方法,用于校正驱动装置中编码器(10)与驱动轴(11)的同轴度,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体(13)、用于安装所述编码器(10)的安装架(1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主体(13)与所述安装架(12)的固定架(14),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校正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第二校正件(21)同轴安装于所述驱动轴(11)上;
步骤二、将所述第一校正件(20)同轴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2)上,使所述第一校正件(20)与所述第二校正件(21)同轴连接;
步骤三、将所述安装架(12)紧固于所述固定架(14)上;
步骤四、拆下所述第一校正件(20)和第二校正件(21);
步骤五、将底座(15)安装于所述驱动轴(11)上,将联轴节(16)安装于所述编码器(10)后将所述编码器(1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2)上,并将所述联轴节(16)与所述底座(1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正件(21)包括第二安装盘(211)和从该第二安装盘(211)同轴向外延伸的插入部(212),所述步骤一包括将所述第二安装盘(211)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11)上,并使所述插入部(212)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轴(11)的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件(20)包括第一安装盘(201)、从该第一安装盘(201)同轴向外延伸的圆筒部(202)以及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盘(201)与所述圆筒部(202)之间的圆台(203),所述步骤二包括将所述圆筒部(202)同轴套设于所述插入部(212)外,将所述圆台(203)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2)上的圆孔捏合,将所述第一安装盘(201)平行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括根据所述联轴节(16)的长度调整所述安装架(12)与驱动轴(11)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步骤一之前将所述编码器(10)、联轴节(16)以及底座(15)从所述驱动装置上拆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67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