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动电阻放电控制系统以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7118.6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6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22 | 分类号: | B60L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电阻 放电 控制系统 以及 方法 | ||
1.一种制动电阻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网络、N个泄放支路以及与所述N个泄放支路一一对应的N个控制器,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每一所述泄放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制动电阻以及功率管,每一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对应泄放支路中功率管的闭合和断开控制对应泄放支路的放电;所述N个控制器中每个控制器通过所述通信网络与整车控制器通信以获取放电指令,并根据系统中控制器的数量分担所述放电指令所对应的放电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电阻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所述控制器包括放电指令接收单元、站号注册及状态控制单元、放电指令执行单元,其中,
所述放电指令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接收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的放电指令;
所述站号注册及状态控制单元,用于在上电时基于站号分配规则在第二通信网络中注册自身站号,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实时发送和接收状态报文;
所述放电指令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状态报文识别整个通信网络中的控制器数量,并根据所述控制器数量控制对应的泄放支路分担放电指令所对应的放电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电阻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号分配规则为:
每一所述控制器在上电初始化后的预设时间内注册站号,预设时间后结束站号注册;
所述N个控制器的站号的数值为从指定站号起按照递增原则增加,其中,所述指定站号为一个预设数值;
每一所述控制器上电注册站号后保持站号不变,且掉电自动清除站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电阻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报文包括以下信息:本机的站号、注册状态、本机的物理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电阻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号注册及状态控制单元包括初始化子单元和站号设置子单元,其中,
所述初始化子单元,用于在上电初始化时将本机站号初始化为指定站号,读取本机物理地址,并将注册状态标记为未注册;
所述站号设置子单元,用于在上电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状态报文时,判断只有一个控制器,并将本机站号保持初始值,同时将注册状态标记为已注册;
所述站号设置子单元,还用于在上电预设时间内收到状态报文,且状态报文中的注册状态为未注册时,首先比较状态报文中的物理地址与本机物理地址,如果本机物理地址大于状态报文中的物理地址,则本机站号的数值自动增加1,否则本机站号保持初始值;然后将注册状态标记为已注册;
所述站号设置子单元,还用于在上电预设时间内收到状态报文,且状态报文中的注册状态为已注册时,首先判断状态报文中的站号是否与本机初始化的站号相同,如果是,则本机站号的数值自动增加1,否则本机站号保持初始值;然后将注册状态标记为已注册。
6.一种制动电阻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与N个泄放支路一一对应的N个控制器通过通信网络同时接收整车控制器下发的放电指令;
每一所述控制器根据系统中控制器的数量分担放电指令所对应的放电功率;
每一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对应泄放支路中功率管的闭合和断开控制对应泄放支路的放电;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每一所述泄放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制动电阻以及功率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电阻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控制器通过通信网络同时接收整车控制器下发的放电指令,包括:
每一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一通信网络接收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的放电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电阻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一所述控制器在上电时基于站号分配规则在第二通信网络中注册自身站号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实时发送和接收状态报文;
所述的每一所述控制器根据系统中控制器的数量分担放电指令所对应的放电功率,具体包括:
每一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状态报文识别整个通信网络中的控制器数量,并根据控制器数量控制对应的泄放支路分担放电指令所对应的放电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71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