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青素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1883.5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9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田金金;吕国锋;管敏虾;傅一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54 | 分类号: | C07F9/5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陈华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市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虾青素 中间体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虾青素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具体如下:1)在液氨中加入锂反应,通入乙炔合成乙炔基锂,然后将液氨置换为有机溶剂,并加入1‑丁烯‑3‑酮继续反应,生成3‑甲基‑1‑戊烯‑4‑炔‑3‑醇锂;2)在液氨中加入锂反应,之后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产物,生成3‑甲基‑1‑戊烯‑4‑炔基锂‑3‑醇锂;3)步骤2)中的产物与杂二酮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合物;4)步骤3)中的缩合物经过酸水解和还原三键之后得到2,4,4‑三甲基‑6‑羟基‑3‑(3‑甲基‑1,4‑二戊烯‑3‑羟基)‑2‑环己烯酮;5)2,4,4‑三甲基‑6‑羟基‑3‑(3‑甲基‑1,4‑二戊烯‑3‑羟基)‑2‑环己烯酮先后与氢溴酸和三苯基膦反应,最终生成虾青素中间体。该合成方法避免了额外保护基团的多次引入和反复水解,节约了原料,简化了路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虾青素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虾青素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虾青素是一种非维生素A原的类胡萝卜素,天然存在于甲壳类动物、鱼类、鸟类和某些微藻中。虾青素的化学名为3,3’-二羟基-β,β’-胡萝卜素-4,4’-二酮,分子式C40H52O4,相对分子质量596.86,是一种萜烯类不饱和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以共轭双键的形式连接。在其两端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六元环结构,和β-胡萝卜素的结构相似。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现在虾青素的来源主要有生物提取和化学合成两大类,而如今世界上销售的大部分虾青素是合成的虾青素。关于虾青素的主要合成路线,按照合成原料结构式的含碳数可以包括有三条,一是2C10+C20→C40路线(Ruttimann,A.Pure appl.Chem.1999,71(12),2285),二是2C6+C10+2C9→C40路线(专利公开号CN 1660803 A),三是2C15+C10→C40路线。其中,第三条路线已经由众多公司实现了工业化,并开发出了众多分支曲线。该路线的综合策略在于先通过各种途径反应生成相应的C15磷叶立德,再使用C10二醛发生经典的双Wittig反应生成C40虾青素。
根据C15磷叶立德的合成策略的不同,所述分支路线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C9+C6→C15路线:以6-氧代异氟尔酮(C9)为起始原料,与六碳炔醇(C6)经过多步反应形成C15三苯基膦。在这里Hoffmann-LaRche和BASF采用的用以保护羟基的缩醛结构略有不同,可见于E.Widmer,R.Zell,E.A.Broger,Y.Crameri,H.P.Wagner,J.Dinkel,M.Schlageter,T.Lukác.Helv.Chim.Acta 64,2436-2446(1981)和H.Ernst,W.Dobler,J.Paust,U.Rheude.BASF,Europ.Pat.633 258(1994).),其中BASF公司专利公开号为CN1098101 A的中国专利中的该技术方案总体收率为68%,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1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