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深紫外极弱光探测高纯纳米结构ZnGa2O4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3178.9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8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邹友生;刘佳欣;曾海波;王沙龙;刘舒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15/00 | 分类号: | C01G15/00;B82Y40/00;H01L31/0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深紫 弱光 探测 高纯 纳米 结构 znga2o4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深紫外极弱光探测的高纯纳米结构ZnGa2O4的制备方法。ZnGa2O4带隙宽度为4.4‑4.7eV,具有优异的热学和化学稳定性、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能承受较高电流冲击,可用于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低电压发光。本发明采用液相激光烧蚀和溶剂热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在液体介质中激光烧蚀高纯锌靶和氧化镓靶,获得高活性溶剂热前驱体,经过溶剂热法合成高纯纳米结构ZnGa2O4。本发明所采用方法与现有ZnGa2O4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相比,具有产物高纯度、单一相结构、结晶性良好、尺寸均一、形貌可控、制备简单、实验环境温和、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制备的ZnGa2O4纳米材料可用于组装成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并可实现对极弱光高灵敏、快响应、耐高压探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应用于深紫外光电探测器、显示器发光和光催化等领域的高纯纳米结构ZnGa2O4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形形色色的光电子器件被应用于人类的生活当中。光电探测器作为最重要的器件之一,是导弹校准、空间光通信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最重要的核心。与相对成熟的可见光和红外光电探测器相比,紫外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紫外光电探测作为导弹跟踪、紫外通讯、环境监测以及生物医学检测等领域的关键性技术已经受到广泛重视,其中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工作时能避免太阳光辐射干扰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紫外光探测器主要使用的是真空光电倍增管,但是其体积大、易碎、功耗大、虚警率高,在实际应用中同时存在探测灵敏度和光电转换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实现真正的日盲,严重制约了其在该领域的发展。此外,实际探测的紫外光通常光信号极弱,难以对其进行高灵敏探测,因而发展可对极弱光探测的紫外光电探测器是目前面临的难题。
迄今为止,各种二元金属氧化物(如ZnO、SnO2、TiO2等)已经被用于制造紫外光电探测器,但由于带隙较窄只能在中紫外(280-320nm)和浅紫外(320-400nm)区域中工作。目前,用于深紫外光电探测器的主要材料是宽带隙半导体,如Ga2O3、AlGaN、 ZnMgO和金刚石。然而,基于Ga2O3纳米结构的光探测器由于严重的持续光电导,导致响应速度低,特别是下降速度慢;AlGaN制造工艺复杂昂贵,并且由于与衬底晶格失配,难以制备低缺陷高Al组分的高结晶度材料;ZnMgO在带隙调整到4.5eV以上时无法保持单纤锌矿相而造成相分离;金刚石薄膜则对深紫外光源的灵敏度较低。这些传统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难以满足对深紫外极弱光的探测,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方法,制备出具有深紫外极弱光光响应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三元金属氧化物具有宽带隙、高介电常数和良好导电性等特点,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其带隙可以通过改变组成和相结构来展宽,相比于二元金属氧化物具备更优异的深紫外探测性能。其中ZnGa2O4带隙宽度为 4.4-4.7eV,具有优越的热学和化学稳定性,能承受较高的电流冲击,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从而能代替硫化物在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低电压发光材料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31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二氧化铈的环保萃取方法
- 下一篇:微米级氧化锆、其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