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自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基质细胞扩增人类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6313.5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6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吉;鲍永利;李玉新;杨晓光;易静雯;石晓川;李首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太阳鸟再生医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89 | 分类号: | C12N5/0789;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赵青朵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基质细胞 造血干细胞 人类脐带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因子 微环境 崩解 种体 损伤 体内 细胞 生长 | ||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自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基质细胞扩增人类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外大量扩增CB‑HSCs的方法,即利用来自自身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stem cells,UCMSC)作为基质细胞与CB‑HSCs共培养,从而模拟CB‑HSCs在体内的生长微环境,用此方法可有效扩增CB‑HSCs,而且扩增后的细胞克服了细胞因子扩增法的易于损伤、崩解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自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基质细胞扩增人类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脐血造血干细胞具有取材方便,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匹配容忍度高,移植物抗宿主的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因此,可能成为理想的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替代源,故而脐带血被认为是除了骨髓移植以外,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单份脐血中造血干细胞数量较少,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cord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CB-HSCs),增加其数量是提高移植效果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脐血造血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是单独用细胞因子刺激单个核细胞,但效果不令人满意,而且用此方法扩增的CB-HSCs易于损伤、崩解,移植后增殖能力差。
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家族的又一重要成员,其来源于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体外培养(或间接体内)扩增的研究已经证明骨髓间充质细胞与脐血干细胞一同培养,可增加造血干细胞的扩增数量和速度。但骨髓细胞来自其他个体,增加了移植供体HLA差异的复杂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 中含大量多潜能的干细胞和前体细胞,其可以向多种细胞进行分化,如心肌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成脂细胞、神经细胞等,是一个天然的干细胞来源。其与骨髓基质细胞的分化方向相似,其与造血干细胞(CB-HSCs)共同培养,可为后者营造一个很好的生长和增殖的环境,如果能够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滋养细胞对来促进造血干细胞进的繁殖会给干细胞移植提供更多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以自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基质细胞扩增人类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细胞培养液用于造血干细胞的扩增效率更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脐血造血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包括:
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滋养细胞与脐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14~21天后收集非粘附细胞,即为脐血造血干细胞;所述共培养培养的细胞培养液,由基础培养基、干细胞生长因子、flt3配体、促血小板生成素、IL-6、IL-3、多效生长因子和亚叶酸钙组成。
所述共培养培养的细胞培养液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脐血单个核细胞的数量比为10:1~1:1;所述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培养密度为5×104~1×106cell/ml。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脐带组织可为新鲜脐带组织也可为冻存后复苏的脐带组织。所述脐带组织与脐血优选来自同一个体。
本发明中,从新鲜脐带组织中制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太阳鸟再生医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省太阳鸟再生医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63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