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24630.1 申请日: 2017-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7904185B 公开(公告)日: 2019-12-06
发明(设计)人: 朱作华;彭源德;石志刚;肖坤成;龚文兵;谢纯良;杨山河;胡镇修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花垣县天乐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23L19/20;A23L29/00;C12R1/225
代理公司: 34126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吴悠<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地址: 410000 湖南省***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杆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乳杆菌菌株及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乳杆菌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17450,拉丁名为Lactobacillus spicheri IZ。所述乳杆菌菌株的菌落特征为:MRS琼脂平板,菌落乳白色,圆形,菌落直径为2mm±1mm,微凸起,湿润,边缘整齐,细胞形状为杆状,适宜生长温度25℃~35℃,为兼性厌氧型菌株。所述乳杆菌用于制备苞谷酸辣椒,在保留原有苞谷酸辣椒主体风味的同时能够显著抑制杂菌,使苞谷酸辣椒的次品率降低至0%,适用于苞谷酸辣椒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新品种及发酵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乳杆菌是细菌的一科,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杆菌。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植物体表、乳制品、肉制品、啤酒、葡萄酒、果汁、麦芽汁、发酵面团、污水以及人畜粪便中,均可分离到。由于乳酸菌的生长产生酸性环境,从而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中国传统的食品,如泡菜、榨菜、腌菜和酿酒等的制作保藏技术就是利用了乳酸菌的这一作用,对肠道及吸收好。

乳杆菌广泛分布于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动植物发酵产品中,也见于温血动物的口腔、阴道和肠道内。乳杆菌科仅包括乳杆菌属,属类种之间差异较大,由一系列在表型性状、生化反应和生理特征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的种组成。该属细菌分解糖的能力强,分解蛋白质类的能力低。乳杆菌耐酸,最适pH值为5.5~5.8,甚至更低。

苞谷酸是南方地区特别是武陵山区深受欢迎的民族特色发酵食品,它主要以玉米和辣椒为原料,通过乳酸菌、酵母等厌氧发酵,再经炒制(汤制)等加工而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色泽亮丽、风味独特;发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苞谷酸质量。由于原料、地理环境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不同区域的苞谷酸产品呈现出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苞谷酸发酵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它们能够产各种酶类,降解大分子物质,促进苞谷酸风味物质的代谢合成,包括游离氨基酸、有机酸、酯类等,赋予了苞谷酸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特征。

苞谷酸辣子作为一种传统特色食品传统,是将苞谷打成面,和剁碎的红辣椒拌好,舂成坨后放到坛子里腌起来,吃的时候把腌好的苞谷酸辣坨坨从坛子里取出,用茶油或菜油炒熟(或汤制)后酸辣爽口。做法包括下述步骤:1)备料:玉米洗净干燥粉碎,新鲜红辣椒清洗、去蒂、晾干、粉碎;2)拌料:玉米粉和辣椒以一定比例混匀;3)自然发酵:将混匀料入坛密封自然发酵2~3个月;4)烹制:将发酵好的苞谷酸辣子置于炒锅(或汤锅)中,加入一定量的植物油及配料炒制(煮)10分钟左右。

普通乳酸菌在苞谷酸辣椒制备环境中容易形成次品,为此申请人从传统苞谷酸中分离出乳酸菌,并经过多次驯化,逐渐降低接种量,使其能够很好的适应苞谷酸辣椒的发酵体系,并在恶劣环境中胁迫,使其具备良好稳定性及抑菌能力,通过扩大培养,其能够显著提高苞谷酸辣椒等发酵类产品的生产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杆菌株,该菌株具有提高苞谷酸发酵稳定性的特点,可用于苞谷酸辣椒的发酵,该菌株已于2017年8月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该菌株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450,拉丁名Lactobacillus spicheri IZ,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邮编:430072,电话:027-68754052。

本发明保藏的乳酸菌菌落特征为:MRS琼脂平板生长菌落乳白色,圆形,菌落中等大小,直径2mm±1mm,微凸起,湿润,边缘整齐,细胞形状为杆状,适宜生长温度25℃~35℃,兼性厌氧。所述乳酸菌属于细菌界Bacteria,厚壁菌门Phylum Firmicutes,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乳杆菌的几个新用途。

第一,所述乳杆菌用于制备苞谷酸辣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花垣县天乐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花垣县天乐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4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