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油管作业用自动混配与泵送一体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6232.3 | 申请日: | 2017-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1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刘洋;谢锐;肖瑶;鲁鑫;梁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9/00 | 分类号: | E21B29/00;E21B19/22;E21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油管 作业 自动 一体化 系统 | ||
1.一种连续油管作业用自动混配与泵送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减阻剂自动混配泵车(1)、连续油管滚筒车(2)、连续油管注入头总成(3)、井口装置总成(4)、井下生产系统(5)、返排液地面回收装置(6)组成,其特征是:连续配液与泵送一体化;连续配液通过自动精确控制化学品加量,降低化学品的机械剪切降解程度,满足钻塞液泵送压力、排量的要求,自动连续配液,减小工人劳动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油管作业用自动混配与泵送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根据底盘车(101)的载重和整体尺寸,在底盘上设计了底盘框架(106),底盘框架(106)经过铆接和焊接安装在底盘车(101)底座上,加热装置(102)与空压机(103)也固定在底盘框架(106),加热装置(102)与空压机(103)通过低压管道连通,底盘框架(106)右侧面上铆接有离心泵(104),控制室(105)与空压机(103)及化学品罐(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油管作业用自动混配与泵送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柱塞泵(12)安装在车身的尾端,由低压直管(18)和高压管汇(20)连通左右流体的吸入和排出,其右端装有节流控制阀(19)控制排出流体的压力和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油管作业用自动混配与泵送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加热装置(102)将锅炉蒸汽压缩排入到化学品罐(14),使减阻剂能够实行加热吹扫,清理集结在油管内部的残留物,保持管内部的清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油管作业用自动混配与泵送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底盘分动箱(8)与传动箱(10)通过传动轴(9)连接,底盘分动箱(8)、传动箱(10)及工具箱(11)根据底盘框架(106)所预留的位置和空间,通过铆钉铆接然后焊接固定在底盘框架(10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油管作业用自动混配与泵送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化学品罐(14)、动态混合罐(15)、变速计量泵(16)、混配控制箱(17)都安装在混配操作平台(7)上,混配操作平台(7)并焊接安装在底盘框架(10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油管作业用自动混配与泵送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动态混合罐(15,上部布置搅拌电机,下部通过楔形支撑板周向布置在动态混合罐(15)罐体下端,并焊接在焊接在混配操作平台(7)底座上,动态混合罐(15)罐体的下部焊接有连接二通,连通化学品罐(14)和变速计量泵(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油管作业用自动混配与泵送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动态混合罐(15),通过内部设置有双层搅拌叶片,可以连续大量地对混合液的均匀搅拌,然后经过变速计量泵(16)排出到柱塞泵(12),具有结构简单、流动阻力和压力损失小、加工制造简单的特点,两者结合工作更能保证浓度在ppm范围内的添加剂达到90%以上地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油管作业用自动混配与泵送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的连续油管(31)缠绕在鹅颈管(32)上部,注入头总成(33)下部连接防喷盒(41),防喷盒(41)为圆锥式橡胶筒结构,防喷盒(41)与下部防喷器总成(42)连接、防喷器总成(42)下部与井口套管头(51)连接,连续油管(23)缠绕在油管滚筒(21)上,油管滚筒(2)水平布置在底盘(22)上,并通过销轴与底盘(1)连接,油管滚筒(21)中的排管器沿底盘22)的长度方向布置,底盘车(23)采用特制“Y形”结构,满足油管滚筒(21)下沉安装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油管作业用自动混配与泵送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井下作业系统固定在井口套管头(51)下端支撑油管柱,井口套管头(51)左右端装配入口管端(43)和出口管端(44),入口管端(43)主要是在压井修井过程中使用可以做备用接口,连续油管串下部连接动力钻具(54),动力钻具(54)带有钻头或磨铣工具(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62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振动减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页岩气水平井裂缝解堵返排系统及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