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型材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8609.9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9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荣伟;赵芳;庞俊铭;马青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2;C22F1/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强度 铝型材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型材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铝具有轻量化、环保等优良特点,铝合金被广泛用作汽车,工业机械,飞机和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的零部件材料。其中,在汽车应用中,为了减轻车身重量、节约燃料,铝合金已经应用于车身的各个部件,由于这些部件不仅需要优良的强度、延展性等机械特性,还要考虑到耐久性能,虽然现有的合金可以满足这些部件所需的机械性能,但是在强度、韧性和冲击性以及耐凹陷性方面仍然存在改善的余地。
目前对高成形性、高强度要求的轨道车辆内饰件、休闲制品、便携式铝合金梯材料均采用6063-T5铝合金材料,其主要成分:Mg0.45~0.9%,Si0.2~0.6%,其抗拉强度≥160Mp,屈服强度≥110MPa,延伸率≥8%。虽然现在已经提出了添加更多的强化元素如铜,锰,镁,硅等来提高铝合金型材的机械强度,但是这样会使铝合金型材抗腐蚀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生产工艺所生产的铝合金型材抗腐蚀性能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型材及其生产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型材,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Si:0.6%~0.9%、Mg:0.8%~1.1%、Cu:0.75%~0.9%、Mn:0.3%~0.6%、Fe<0.4%,Fe+Mn<0.8%、Ti+B<0.02%、Cr<0.05%、Zr:0.3%、Pt+Bi:0.4~0.6%,余量为Al。
进一步,Ti:B重量比为25∶1。
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型材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配制好的高强度铝合金原料加入到熔炼炉中均匀混合后熔炼为液态铝合金,将液态铝合金熔铸为铝合金铸锭;
B、将熔铸后的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退火,其中退火温度为560~580℃,保温4h;
C、将经过预热处理的铝合金铸锭送入铝合金挤压机中挤压成型,得到铝合金型材,其中铝合金铸锭加热温度为500~537℃,挤压机的挤压速度为4.5~5.0m/min;
D、将挤压后的铝合金型材进行淬火处理,冷却速度为100~150℃/s;
E、将淬火后的铝合金型材进行时效热处理。
进一步,步骤A中铝合金熔铸的过程为熔融、搅拌、扒渣、取样化验、静置保温、精炼、二次搅拌、二次扒渣、在线细化、除气、过滤、铸造。
进一步,步骤B中铝合金铸锭均匀化退火过程在具有强制热风循环系统的电阻炉内进行。
进一步,步骤D淬火处理的淬火方式为水冷,淬火后的铝合金型材温度为80~100℃。
进一步,步骤E中时效热处理的温度为182~196℃,时效时间为2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型材及其生产工艺,合金元素Mn在Al-Mg-Si合金中主要以粒状含Mn的α-Al15(FeMn)3Si2弥散相的形式质点存在,这些弥散相质点有利于增加人工时效的效果,缩短达到最大强度需要的时效时间,提高合金强度,但是合金中加入Mn后,由于Mn在α相中产生严重的晶内偏析,会影响合金的再结晶过程,造成退火制品的晶粒粗化。为了获得细晶粒材料,可以将铝合金铸锭在高温下均质化处理,有效提高铝合金型材的强度,改善耐腐蚀性、冲击韧性和弯曲性能。
2、本发明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型材及其生产工艺,将铝合金铸锭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均匀化处理,通过高温挤压的方法来提高铝合金型材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降低人工时效的时间,提高铝合金型材的生产效率。
3、本发明高强度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汽车用高强度铝型材,拉伸强度基本能达到385Mp,屈服强度基本能达到329MP,拉伸率可以达到12%及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汽车用高强度铝型材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配料:高强度铝合金各元素质量百分数配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8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