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蔬菜保鲜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3592.6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4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戚海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桂尔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157;A23B7/148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保鲜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的保鲜贮藏技术,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蔬菜保鲜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蔬菜水果生产发展较快,市场供应充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绿色健康的水果。但是果蔬生产的季节性和区域性较强,且易腐烂,这同广大消费者对果蔬的多样性及淡季调节的需求相矛盾。果蔬采摘后,还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在储存过程中,受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会进行强烈的呼吸作用,导致体内新陈代谢加快,加速内部营养物质的消耗,从而导致果蔬的快速衰老及品质降低。导致果蔬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包括微生物、生理和化学方面的败坏。
微生物败坏主要由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引起的霉变、酸败糜烂等;生理败坏主要为果蔬的呼吸作用导致的品质下降;化学败坏为果蔬内部的成分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会导致产品变色、变味等。我国果蔬腐烂最主要原因为保鲜不当,为了提高我国果蔬行业的发展,开发新的果蔬保鲜技术,以维持果蔬贮存期间的营养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果蔬保鲜常用的方法有冷藏保鲜、气调保鲜法、辐射保鲜法和保鲜膜保鲜法等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对果实本身做出防护措施来提高果蔬的耐贮性,以达到延长其货架寿命的目的。果蔬的保鲜方法有:(1)果蔬的采后处理。果蔬采摘后先进行预处理,包括用热水和热空气进行处理,,在适当的高温下一定时间内对果实进行处理,以减少病虫害、钝化与衰老有关的酶、提高对致病菌的抗性、延缓品质下降及衰老进程。(2)低温保鲜。低温保鲜通过低温条件抑制水果内的酶促反应进行减弱其生命活动,降低其蒸腾速率和生物活动,同时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其对果蔬的危害,从而保持采后果蔬品质风味、延缓衰老并有效减少腐烂。(3)气调保鲜。气调保鲜是将包装袋内的自然气体置换成与其组分比例不同的混合气体,再根据不同包装材料对某种特定气体的气体透过性能,维持包装袋内的果蔬始终处于一种适宜的气体环境中的保鲜技术。主要通过降低果蔬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消耗、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来达到延长果蔬保鲜和贮藏周期的目的。(4)化学保鲜。化学保鲜指在满足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应用化学手段在果蔬表面喷涂、直接浸泡化学药剂处理来保鲜的方法。(5)涂膜保鲜。涂膜保鲜是以微气调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的果蔬贮藏的重要辅助技术。主要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隔绝空气中的O2与果实内多酚氧化酶的接触,阻止其引发的果蔬褐变,改善果蔬贮藏品质。(6)辐照保鲜。辐照保鲜是使用一定剂量的电离射线的辐照处理,从热、压力、光和电磁场等几方面对生物体发挥保鲜效应。(7)生物制剂保鲜。生物制剂保鲜是采用拮抗菌抑制果蔬致病菌的生长或添加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杀菌物质来防止果蔬腐烂,达到延长其货架寿命的目的。在果蔬的保鲜过程中,单一的保鲜技术只能简单地抑制影响果蔬保鲜的某种因素,而不能抑制其他因素,需要综合各种保鲜剂的特点才能达到更好的保鲜作用。
目前所用的这些果蔬保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但都存在一定缺陷。如化学保鲜剂虽然具有较好的保鲜防腐效果,但是易产生耐药性,且很多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健康危害,严重的甚至使人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以普鲁兰多糖、壳聚糖等为材料的生物保鲜剂,保鲜效果好,但是生产成本会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以克服现有蔬菜保鲜方法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多、药效不稳定、保鲜效果短等问题,提供一种保鲜效果好、使用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绿色环保的蔬菜保鲜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方案是通过这样实现的:采用中草药成分保鲜剂浸泡蔬菜10~20min,捞出晾干后再采用单分子膜高压保鲜袋对蔬菜进行计量包装,最后放入可控通气库进行贮藏,通风库温度为10~16℃,湿度80~85%,二氧化碳浓度≤400ppm。
本发明实现的技术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桂尔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宁桂尔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35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