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柔软纬丝的结构相转变式径向缩胀管织物及其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5154.3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东;丁作伟;刘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11/02 | 分类号: | D03D11/02;D03D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柔软 结构 转变 径向 缩胀管 织物 及其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柔软纬丝的结构相转变式径向缩胀管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基于柔软纬丝的结构相转变式径向缩胀管织物,其特征在于,为采用双层织物织造形式来回循环引入纬丝与经丝梭织成形的能够径向缩胀的管状结构织物,当管状结构织物包覆于圆管外壁时,在拉伸作用下所述的管状结构织物受到圆管外壁的顶胀力作用,所述的纬丝能够自然伸直而增长并扁平化,使管状结构织物由纬支持面向经支持面转变,管状结构织物直径增大,从而降低管状结构织物外包覆时的抽拔阻力。所述的管织物可作为细长带状采样部件及样品收集袋,用于空间技术、地质考察、考古发现的小块状固体岩、土样的地层钻探采样和样品收集。该管织物结构精巧稳定、性能高韧高模、制备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设计及管织物织造技术领域,涉及在拉伸作用下沿细长直圆管内外壁发生回折抽拔运动时的高抽拔顺滑性且低拉伸伸长率的管织物及其成形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管织物成形的技术及加工工艺多有报道,对制备方法及制备工具也有一定研究,管织物的应用范围也包括化学化工、能源输送、航空航天、生物医用等众多领域,但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机织、针织、编织成形的传统结构管织物,对具有变结构功能的管织物研究较少,尤其在拉伸作用下沿细长直圆管内外壁发生回折抽拔运动时的高抽拔顺滑性且低拉伸伸长率的管织物及其成形技术,基于柔软纬丝的结构相转变产生径向缩胀的管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就更无研究。
有专利已经制备出具有径向弹力收缩的管状织物,该织物为一种机织管状织物,织物的经纱选用细旦芳纶长丝、PBO或芳纶和PBO的混纤纱作为经纱,并对经纱进行100~300捻/m的加捻,纬纱选用芳纶长丝或PBO长丝包覆氨纶弹力纱的复合纱,以平纹组织为基础组织设计,织造的管状织物的管壁厚度为0.2~0.3mm,自然内径范围可从14mm扩张到22.5mm。所织造的管状织物具有较高纵向强度和模量,并具有阻燃耐高温的特性,具有纵向无弹力变形量,强度高、耐高温、耐拉力和耐化学腐蚀的特点,不需要经过后道处理,尺寸稳定、弹性持久、表面平整、手感柔软,适合高温等作业条件下使用,弥补了现有管状织物径向弹力差的缺陷(黄玉东,李艳伟,刘丽,傅宏俊,宋元军,黎俊,王彩凤,一种具有径向弹力收缩管状织物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290417.7,申请日:2012年08月15日,申请公布号:CN 102776649 A,申请公布日:2012年11月14日)。也制备出高强细径超薄的管状织物,解决了现有管状织物制备方法不能实现管状织物的口径小、管壁薄,且不能满足在特殊条件下对织物所需轻质且抗超强拉力的要求问题。选用细旦PBO长丝作为管状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并对经纱进行加捻,纬纱不加捻。所述的制备方法可实现超薄细径管状织物的规格化、尺寸稳定化、连续化,其产品适应性好,生产效率高,且具有耐强拉力、耐高温、阻燃、耐化学腐蚀的特点(黄玉东,李艳伟,刘丽,傅宏俊,宋元军,黎俊,王彩凤,一种高强细径超薄管状织物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278973.2,申请日:2012年08月07日,申请公布号:CN 102767028 A,申请公布日:2012年11月07日),这些专利技术所述的范畴尽管有涉及径向弹力收缩及高强细径超薄的管状织物及制备方法,但均未涉及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径向缩胀功能的管织物,尤其未涉及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柔软纬丝的结构相转变产生径向缩胀的管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5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暖面料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兼具有植绒和绣花效果的提花织物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