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耐高温连接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8597.8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0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田崇军;盛金伟;胡清平;丁红梅;柴相花;张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29;H01B5/08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425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耐高温 连接 电缆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耐高温连接软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为铜导体(1)、硅橡胶绝缘层(2)、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3)、铝塑复合带屏蔽层(4)和硅橡胶护套层(5);所述铜导体(1)由经退火处理的多根直径为0.1~0.2mm的第六类软铜丝绞合而成,或者由多根直径为0.1~0.2mm的镀锡铜丝绞合而成;所述铜导体(1)由多层构成,每层由多股铜丝绞合,每股铜丝包括10-30根铜丝,每层的绞合节距为该层中铜丝直径的8~20倍;相邻层中,外层铜丝的直径比内层铜丝的直径大,外层铜丝的绞合节距是内层铜丝的绞合节距的2~4倍;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4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耐高温连接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导体(1)由内至外第一层为1股,采用左向绞合,第二层为7股,采用右向绞合,第三层为14股,采用左向绞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耐高温连接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导体(1)的横截面积为1.5mm2~120mm2;硅橡胶绝缘层(2)和硅橡胶护套层(5)均为180℃高抗撕硅橡胶材料,厚度均为0.6~2.5mm。
4.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耐高温连接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结构;
步骤二:制作铜导体(1);拉丝—退火—绞合制作铜导体;
步骤三:制作硅橡胶绝缘层(2);挤出硅橡胶—热烘道工艺;
步骤四:制作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3);
步骤五:制作铝塑复合带屏蔽层(4);
步骤六:制作硅橡胶护套层(5);挤出硅橡胶—热烘;
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六所用硅橡胶的制备方法为:炼胶采用铂金硫化剂,将铂金硫化剂分为A剂和B剂,A剂重量百分比:0.1-1%;B剂重量百分比:0.2-1%,色母料重量百分比0.5-2%,炼胶过程采用先加A剂炼胶稳定后,再加B剂,后再加色母料的顺序,配料完成后炼胶10-15分钟;炼胶确保表面光滑,无气泡;炼胶完成10分钟内打开挤塑机进行硅橡胶绝缘层(2)和硅橡胶护套层(5)的挤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耐高温连接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铜导体(1)由三层构成,每层由多股铜丝绞合,每股铜丝包括10-30根铜丝,每层的绞合节距为该层中铜丝直径的8~20倍;相邻层中,外层铜丝的直径比内层铜丝的直径大,外层铜丝的绞合节距是内层铜丝的绞合节距的2~4倍;铜导体(1)第一层为1股,采用左向绞合,第二层为7股,采用右向绞合,第三层为14股,采用左向绞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耐高温连接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和步骤六挤出硅橡胶后,采用热烘道热烘,热烘道温度设定第一段加热区温度为150-200℃,第二段加热区温度为200-250℃;第三段加热区温度为260-320℃;第四段加热区温度为300-350℃;热烘道运行速度为3-1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85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纤维绝缘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