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弯极耳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8187.1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6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军;芮先宏;付加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D43/00;H01M2/2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愿洁;彭家恩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金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弯极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弯极耳的装置,包括:具有一对倾斜设置的滑道(310)的滑道机构(30),定位机构(40)和弯极耳机构(50);所述滑道(310)的顶部供装有极耳的模盒(70)进入;定位机构(40)用于固定和释放位于滑道(310)上的模盒(70),弯极耳机构(50)用于对被定位机构(40)固定的模盒(70)中的极耳进行弯曲。该装置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能够自动弯极耳,取代人工操作,解决了弯极耳工序一致性差的问题,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生产装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弯极耳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型铅酸蓄电池生产已由自动铸焊取代了传统手工烧焊。自动铸焊具有生产效率高、熔接效果佳、一致性好、劳动条件优越、可实现自动装壳、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成品率,减少生产线人员数量,特别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自动铸焊是将极群组件装入对应电池型号的铸焊模盒内,再将铸焊模盒倒扣在对应铸焊模具上,极群的极耳插入事先装有熔融金属铅的铸焊模具型腔内,此时铸焊模具底部通冷却水,模具型腔内的“铅水”凝固并与极耳熔接,脱模后铸焊完成,为保证极耳能顺利插入模具型腔,在极群装入模盒后需增加一道弯极耳工序,该工序一直以来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弯极耳工序一致性差,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成品率。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提高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弯极耳的装置,取代了人工操作,实现了自动弯极耳的动作,弯极耳工序一致。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弯极耳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具有一对倾斜设置的滑道310的滑道机构30,定位机构40和弯极耳机构50;所述滑道310的顶部供装有极耳的模盒70进入;定位机构40用于固定和释放位于滑道310上的模盒70,弯极耳机构50用于对被定位机构40固定的模盒70中的极耳进行弯曲。
所述的自动弯极耳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60和用于检测定位机构40是否固定模盒70的传感器;所述控制器60用于在传感器检测到模盒70被定位机构40固定后,启动弯极耳机构50对模盒70内的极耳进行弯曲,极耳弯曲后通过定位机构40释放模盒70。
所述的自动弯极耳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底板10;所述滑道机构30还包括一对对称固定在所述底板10上的滑道安装板320,所述滑道安装板320的模盒70进入端设置有用于承托模盒70的模盒托板330,所述滑道310倾斜设置在滑道安装板320上,所述滑道安装板320的模盒70移出端设置有模盒挡块340。
所述的自动弯极耳的装置,其中,所述滑道310为滑轨或者多个直线排布的滚动轴承。
所述的自动弯极耳的装置,其中,所述定位机构40包括第一驱动模块410,齿轮齿条机构,定位挡块430和齿轮齿条安装块420;所述齿轮齿条机构安装在齿轮齿条安装块420上,所述定位挡块430固定在齿轮齿条机构的齿轮上,第一驱动模块410用于驱动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带动齿轮转动,使定位挡块430挡住下滑的模盒70或释放模盒70。
所述的自动弯极耳的装置,其中,所述定位机构40还包括一对定位安装板440,定位导向轴450和调节螺杆460;所述定位导向轴450和调节螺杆460均固定在两个定位安装板440之间;所述齿轮齿条安装块420上设置有导向轴过孔和螺杆过孔,所述定位导向轴450穿过所述导向轴过孔,所述调节螺杆460穿过所述螺杆过孔;所述螺杆过孔设置有与调节螺杆460适配的内螺纹。
所述的自动弯极耳的装置,其中,所述弯极耳机构50包括弯折机构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弯折机构用于对被定位机构40固定的模盒70中的极耳进行弯曲;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弯折机构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8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牢固的不锈钢水管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板料拉弯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