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埋管铸造中水冷管的固定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9074.3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8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杜振民;杨波;姜志超;孙建鹏;张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吉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B22C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水冷 固定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埋管铸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埋管铸造中水冷管的固定结构及方法。固定结构包括砂型,通孔,水冷管,圆钢,金属线。金属线顺次穿过一通孔、水冷管、另一通孔圆钢后扎紧,用于将水冷管固定于砂型的下方;套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为所述铜线导向固定的导槽;所述套管的内壁上沿所述套管的轴线方向设有第一卡接槽。其固定方法包括:S1,打通孔;S2,将水冷管放置于水冷管放置位上,用金属线绕过水冷管并穿过其两侧的通孔;S3,放一圆钢,用金属线打结。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后的产品结构中,在上箱研箱时水冷管是用铜线吊在砂型上,水冷管的摆动余量较大,因而采用该结构能够防止产品出现废品,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埋管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埋管铸造中水冷管的固定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埋管铸造时,需要设置水冷管,相关技术中,参见图11,图11中:砂型11,钉12,铜线13,水冷管14。在砂型研箱时用铜线将水冷管直接固定在砂型上,具体为将铜线两端缠绕在钉上,水冷管活动余量小。水冷管基本被固定住了,热胀冷缩时管会被拉裂。因此,相关技术的不足在于,因水冷管的摆动余量小,导致产品出现废品。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埋管铸造中水冷管的固定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埋管铸造中水冷管的固定结构及方法,旨在解决因水冷管的摆动余量小,导致产品出现废品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埋管铸造中水冷管的固定结构,包括砂型,其中,所述埋管铸造中水冷管的固定结构还包括:
通孔,所述通孔为两个,由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砂型;
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位于所述砂型的下方,并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垂直;
圆钢,所述圆钢位于所述砂型的上方,并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垂直;
金属线;
其中:
所述金属线顺次穿过一所述通孔、所述套管外壁、另一所述通孔、所述圆钢的外壁后扎紧,用于将所述水冷管固定于所述砂型的下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埋管铸造中水冷管的固定方结构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水冷管放置位置的两侧正对的砂型上箱处分别打通孔;
S2,将水冷管放置于水冷管放置位上,并穿过其两侧的通孔;
S3,在砂型上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通孔中间放一圆钢,用金属线在圆钢上部打结。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后的产品结构中,在上箱研箱时水冷管是用铜线吊在砂型上,水冷管的摆动余量较大,能够适应热胀冷缩的不同工况,不会被拉裂,因而采用该结构能够防止产品出现废品,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埋管铸造水冷管的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埋管铸造水冷管的固定结构实施例一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埋管铸造水冷管的固定结构实施例一中水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沿A-A面的断面图;
图5为图2中沿B-B面的断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埋管铸造水冷管的固定结构实施例二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埋管铸造水冷管的固定结构实施例二中水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沿C-C面的断面图;
图9为图6中沿D-D面的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吉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吉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9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