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衍射信号获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2341.2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3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窦作勇;张鹏程;马策;陈力;罗晋如;谈笑;李云;王旻;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3/207 | 分类号: | G01N23/207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张新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 衍射 信号 获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传统X射线衍射仪采用波长较长的特征X射线作为辐射源,如Cu靶、Fe靶、Cr靶X射线管发出的特征X射线(特征X射线波长为0.07nm~0.3nm),对常见晶体材料的穿透深度约为10微米,无法获得材料内部的结构信息。另外,由于采用点探测器,数据采集效率较低,采集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
为提高检测效率,有人提出采用面探测器接收X射线衍射信号的方法。X射线面探测器系统使传统的零维或一维衍射信息变成二维衍射信息,可同时采集百万个衍射数据,极大地提高了衍射信息的采集数量和采集效率(陈冷,毛卫民,冯惠平。用X射线面探测器系统在线检测钢板织构,2001年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采集时间为数秒到数十秒,分析效率大大提高,该技术在晶体结构信息分析,如物相分析、单晶取向分析和材料织构分析等的在线检测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受限于X射线源的穿透能力,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杨中玉,张津,郭学博,计鹏飞。铝合金的织构及测试分析研究进展,精密成形工程,2013)。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衍射信号获取方法。该方法可穿透3mm厚的铁,40mm厚的铝,快速获得晶体材料从表层到内部的衍射信号,有利于材料内部的物相、织构和应力分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晶体衍射信号获取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将铁粉标样置于X射线管光路中心;
步骤二,采用面探测器获取X射线衍射信号,使面探测器表面与入射X射线垂直;
步骤三,在面探测器前方对应X射线透射的位置安装铅块;
步骤四,开启X射线管,采用低电压、低电流,通过样品成像情况调整铅块位置,使之完全挡住透射X射线;
步骤五,增加X射线管的电压和电流,设置探测器的参数;
步骤六,根据衍射信号在面探测器上的分布情况,调整探测器与样品的距离,直至可采集清晰地衍射信号;
步骤七,关闭X射线管,取下铁粉标样,换上待分析样品;
步骤八,设置X射线管的工作电压、电流及探测器工作参数;
步骤九,开启X射线管,待X射线管电压、电流达到设定值后,采集衍射信号,信号采集完毕后,探测器保存数据。
所述X射线为W靶X射线管。
所述步骤五中X射线管的电压为200kV,电流为3mA。在该电压下,X射线管可同时激发出能量不同的WKα和WKβ射线,但WKα的强度是WKβ的10倍以上。在进行衍射分析时,WKβ的衍射信号会对WKα的衍射信号产生干扰,因此需想办法减弱WKβ的强度。
所述步骤1中铁粉标样厚度为3mm。
所述步骤6中清晰的衍射信号为至少3个衍射环。
所述X射线管前方设置有入射准直器中,入射准直器上安装有Hf滤波片。
所述Hf滤波片为0.05mm~0.08mm厚。
增加Hf滤片后的优点是避免WKβ的衍射信号对WKα衍射信号的干扰。
所述铅块厚度大于等于20mm。
本发明方法采用W靶X射线管作为射线源,穿透能力强,根据物质与X射线相互作用的公式计算得知,WKα可穿透3mm厚的铁,40mm厚的铝;配合采用面阵探测器,可快速获得晶体材料从表层到内部的衍射信号;采用铅块屏蔽透射X射线,消除了干扰,提高了探测准确性;增加Hf滤片后避免了WKβ的衍射信号对WKα衍射信号的干扰;本发明方法有利于材料内部的物相、织构和应力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材料衍射信号采集原理图;
图2是无滤波片时3mm厚Fe粉的衍射图像;
图3是有Hf滤波片时3mm厚Fe粉的衍射图像;
图4是9mm厚铝板的衍射图像;
图中:1—X射线管;2—准直器;3—Hf滤波片;4—样品;5—面探测器;6—铅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WKα的穿透能力范围内,采用透射式光路对材料表层至内部的结构信息进行检测,原理如图1所示。具体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2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