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结构件模具结构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3085.9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5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辉;张记海;李海;陈普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辉海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C33/38;B2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结构件 模具 结构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结构件模具结构,还涉及一种汽车结构件模具结构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机械加工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机械加工业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者半成品的过程成为工艺过程。模具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现在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模具的制造技术正朝着加快信息驱动、提高制造柔性、敏捷化制造及系统化集成的方向发展,模具的生产过程和其它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一样,都是指由原料开始,进过加工转变为成品的全部过程。
然而,在压铸件的生产过程中,因模具损伤(断裂、磨损、龟裂、腐蚀、塑性变形等)而造成生产停顿和制件合格率下降越来越严重,造成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合金模具的使用寿命低,已经成为压铸生产成本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结构件模具结构及其制造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结构件模具结构,包括动模具和固定模具,所述动模具侧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吊环,所述动模具上方设置有凸起的模仁,所述动模具下方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模仁间的动模具上开设有注塑导流孔,所述固定模具上开设有冷凝孔。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为圆板型结构,所述承载板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动模具在相对模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插接有升降顶柱,所述升降顶柱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螺栓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下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四角设置有支脚,所述升降顶柱向下穿过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承载板间的升降顶柱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升降顶柱外侧的承载板与固定座间还设置有减震柱。
优选的,所述减震柱包括外管和内杆,所述外管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内杆伸入外管的一端上固定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方的内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块下方的外管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
另外,本发明汽车结构件模具结构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下料:使用气枪在原始板材上切割出符合设计要求尺寸的模具工件;
S2、粗铣:利用切边装置对模具工件的边沿进行切边,同时利用磨床对动模具和固定模具的配合面进行磨平加工;
S3、打吊孔:采用龙门式镗床进行动模具侧面的吊孔处理,吊孔完成后安装吊环;
S4、开粗模:采用普通车床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使其形状和尺寸接近成品要求的工序;
S5、精加工:采用数控机床将粗加工模具表面加工余量切去,使模具工件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
S6、精磨:采用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在精加工的模具工件表面上除去很少的工件加工余量,得到较高精度及表面质量的模具工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汽车结构件模具结构,通过缓冲弹簧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弱承载板在升降过程中收到的冲击力,进而减弱动模具收到的冲击力,达到保护动模具的目的,延长模具实用寿命;通过注塑导流孔的设计,在注塑过程中,能够对注塑材料进行导流的同时实现保温的目的;通过冷凝孔的设计,采用水道冷却,提高了冷凝效率;该汽车结构件模具结构,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实用可靠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动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固定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模具、2固定模具、3模仁、4吊环、5注塑导流孔、6冷凝孔、8升降顶柱、9缓冲弹簧、10固定座、11承载板、12连接片、13支脚、14减震柱、15螺纹孔、16第一弹簧、17外管、18内杆、19固定块、2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辉海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辉海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3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生产线侧面约束结构
- 下一篇:振荡器、集成电路、计时芯片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