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杨梅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3536.7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为县雨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16 | 分类号: | A23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38341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杨梅 保鲜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杨梅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中药发酵液6~12%、壳聚糖0.5~2%、麦芽糊精0.02~0.1%、小豆蔻精油10~15%及甘油2~6%,余量为水;其中,所述中药发酵液是由金银花、芦荟、高良姜、灰树花、白芥子及厚朴为原料发酵制备而成。制备方法:1)将麦芽糊精与中药发酵液溶于水中,然后缓慢加热至50~60℃搅拌均匀后,加入小豆蔻精油搅拌均匀并在50~60℃保温20min~40min,得到溶液A;2)在水浴温度40~50℃条件下,将壳聚糖与甘油混合得到混合液;3)将步骤2)的混合液加入到步骤1)的溶液A中,50~60℃搅拌40min~60min,即可。该保鲜剂不仅能减少杨梅的营养成分的流失,也能使杨梅保持较好色泽的杨梅保鲜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果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梅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果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有必要提升水果的保鲜技术,延长新鲜水果的上市周期。然而,新鲜的水果在采收后仍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尤其是水分含量较高的水果更容易腐烂变质,因此延长储运保鲜时间成为新鲜水果保值增值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水果保鲜技术主要有低温贮藏、气调保鲜、添加化学保鲜剂等手段。然而,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冷链技术目前相对不成熟,在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温度起伏变化更容易引起水果的腐烂变质,不利于长途运输;而气调保鲜需要气调箱或气体发生装置,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化学保鲜剂会在果蔬表面形成残留,有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杨梅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属于杨梅科杨梅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广西、广东等地区,是我国南方的特色水果。杨梅果实具有酸甜多汁,风味浓郁,富含蛋白质、脂肪、果糖、葡萄糖、氨基酸、柠檬酸、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钙、磷等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高。据测定:优质杨梅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为0.5%-1.1%,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杨梅还具有医疗保健和药用价值,有抗癌、生津止渴、助消化等功效。
然而杨梅果实成熟于高温多雨的6、7月份,其果实柔软多汁、表皮极薄,结构较为特殊,采后呼吸旺盛,衰老很快,采后杨梅极易发霉变质。因此杨梅的贮存和运输较为困难,常温货架期一般为3~5天,是世界上较难保鲜的水果之一。杨梅采摘后的保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选择保鲜效果好、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的保鲜剂是杨梅保鲜工作的第一步。目前杨梅保鲜剂一般为苯甲酸钠,该种保鲜剂为化学成分,不仅效果较差,使用量控制不好会产生一定的毒性,不利于长期推广使用。中草药保鲜是近年来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热点,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810218B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基于中草药的杨梅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鲜剂包括提取物清液和杨梅树叶提取物和杨梅树叶提取物,其中提取物清液由丁香1~5%,甘草1~4%,金银花0.5~3%,大黄0~2%,芦荟1~5%,杨梅酒1~5%以及水76~95.5%制备而成。该种杨梅保鲜剂成分均为天然提取物,绿色天然、无毒副作用,但其注重于保鲜过程中杨梅的失水率及腐坏率,未能很好地保证杨梅的色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杨梅保鲜剂,该保鲜剂不仅能减少杨梅的营养成分的流失,也能使杨梅保持较好色泽的杨梅保鲜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杨梅保鲜剂,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中药发酵液6~12%、壳聚糖0.5~2%、麦芽糊精0.02~0.1%、小豆蔻精油10~15%及甘油2~6%,余量为水;其中,所述中药发酵液是由金银花、芦荟、高良姜、灰树花、白芥子及厚朴为原料发酵制备而成。
优选地,按照重量份数计算,中药发酵液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金银花15~20份、芦荟10~16份、高良姜10~15份、灰树花20~26份、白芥子10~18份及厚朴10~18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为县雨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无为县雨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3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 下一篇:GhMYB36基因在提高植物黄萎病抗性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