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触控模组和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0902.1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8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倪欢;李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张京波;曲鹏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模组 显示装置 | ||
1.一种红外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射单元和层状结构的触控结构单元,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和触控结构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用于发射红外光,所述触控结构单元用于在被触摸时通过改变红外光透过率来确定触摸位置;所述触控结构单元包括干涉滤光层和红外感应层,所述干涉滤光层能够同时透射可见光和红外光,所述干涉滤光层用于在没有被触摸时具有正常的透过率,透射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发射的红外光,被触摸时在触摸位置产生变形,改变触摸位置处红外光的透过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层设置在所述干涉滤光层远离红外发射单元的一侧,用于接收从所述干涉滤光层透射的红外光,根据透射的红外光的强度变化确定触摸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滤光层包括多个第一透过层和多个第二透过层,所述第一透过层和第二透过层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透过层和第二透过层的厚度为3~5μm,所述第一透过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过层的折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滤光层包括面状结构的红外长波干涉滤光膜或条状结构的红外短波干涉滤光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层包括条状结构的多个第一接收单元和多个第二接收单元,所述第一接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交叉绝缘设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透过所述干涉滤光层的红外光,并将接收到的红外光进行光电转换,形成电流。
6.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红外触控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红外触控模组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作为所述红外触控模组的红外发射单元,所述背光源中设置有红外荧光粉;或者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上设置红外荧光层,作为所述红外触控模组的红外发射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红外触控模组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上;所述彩膜基板的彩膜基底作为所述红外触控模组的触摸感应层,红外触控模组的干涉滤光层和红外感应层设置在彩膜基底与黑矩阵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作为所述红外触控模组的红外发射单元,所述背光源中设置有红外荧光粉;或者所述彩膜基板上还设置有红外荧光层,作为所述红外触控模组的红外发射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红外触控模组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
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发光功能层中设置红外功能层,作为所述红外触控模组的红外发射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红外触控模组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封装盖板上;所述封装盖板的封装基底作为所述红外触控模组的触摸感应层,红外触控模组的干涉滤光层和红外感应层设置在封装基底上;
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发光功能层中设置红外功能层,作为所述红外触控模组的红外发射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09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