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碳二元酸连续加氢制备高碳二元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4009.6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8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冬;袁俊秀;曾志强;何育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29/149 | 分类号: | C07C29/149;C07C29/80;C07C31/20;B01J23/8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元醇 高碳 高碳二元酸 酯化反应 连续化 预热器 粗品 制备 固体酸催化剂 按比例混合 反应转化率 加氢催化剂 催化加氢 反应物料 工艺成本 加氢反应 连续加氢 氢气 精馏的 冷却器 连续式 柱塞泵 助溶剂 溶剂 提纯 精馏 行气 | ||
一种高碳二元酸连续化制备高碳二元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酯化反应:将高碳二元酸与溶剂、助溶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利用柱塞泵将溶液加入装有固体酸催化剂的预热器中进行酯化反应;(2)、催化加氢:经过预热器的物料与氢气混合,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物料经过冷却器后进行气液分离,得高碳二元醇粗品;(3)、高碳二元醇精馏:将步骤(2)得到的高碳二元醇粗品采用连续式精馏的方法进行提纯,最终得到高碳二元醇。本工艺成本低、能够实现连续化、反应转化率选择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碳二元酸连续加氢制备高碳二元醇。
背景技术
高碳二元醇是一种新兴的精细化工原料,其拥有两个位于碳链两端的羟基,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与有机酸、异氰酸酯、酸酐等反应生成不同类型的衍生物。由于其性能独特,并可生产一系列新型的精细化工产品,在新型聚氨酯、聚酯、增塑剂、农药、医药以及润滑剂添加剂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应用。主要用于改善产品机械强度,提高产品抗水解、耐热以及耐化学腐蚀等性能。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采用的高碳二元醇生产工艺是以高碳二元酸经过与甲醇酯化生成高碳二元酯,然后再加氢制备高碳二元醇,最终通过精馏提纯得到纯的高碳二元醇,该反应原料易得,生产成本较低,但工艺过程涉及两步,不仅增加了反应操作流程,延长了反应时间,增加了原料成本和反应后处理成本,同时也无法实现连续化。
近年来,有研究者开始探索一步法高碳酸还原制高碳醇,CN104549254公开了一种己二酸直接还原制己二醇的催化剂,催化剂以Ru、Re、In和Ir为活性组分,活性碳为载体。采用间歇式反应工艺,在反应温度80~300℃、反应压力为3~10Mpa、反应时间为1~10h的条件下一步合成己二醇。该方法虽然实现了由高碳酸一步还原得高碳二元醇,但催化剂制备成本高,反应无法实现连续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高碳二元醇制备过程中由高碳二元酸到高碳二元醇无法连续化的问题,利用反应器预热器进行酯化反应,减少反应操作流程实现反应连续化。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高碳二元酸连续加氢制备高碳二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酯化反应:将高碳二元酸与溶剂、助溶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将溶液加入装有固体酸催化剂的预热器中进行酯化反应;
(2)、催化加氢:经过预热器的物料与氢气混合,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物料经过冷却器后进行气液分离,得高碳二元醇粗品;
(3)、高碳二元醇精馏:将步骤(2)得到的高碳二元醇粗品采用连续式精馏的方法进行提纯,最终得到高碳二元醇粗品。
本发明中所述的高碳二元酸,其特征在于高碳二元酸为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及十三烷二酸。
本发明中所述的高碳二元醇,其特征在于高碳二元醇为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及1,13-十三烷二醇。
本发明中所述高碳二元酸连续加氢制备高碳二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酯化反应步骤中溶剂可以为甲醇、乙醇、丙醇及丁醇,助溶剂为壬二酸二甲酯、癸二酸二烷酯、十一烷二酸二烷酯、十二烷二酸二烷酯及十三烷二酸二烷酯。
高碳二元酸:溶剂的比例为1:5~1:15,助溶剂的量为5~10%的高碳二元酸的量。
本发明中所述高碳二元酸连续加氢制备高碳二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酯化反应步骤中预热器的温度控制在10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4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