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离合器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9236.8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金大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岱摩斯 |
主分类号: | F16H61/28 | 分类号: | F16H61/28;F16D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娟;杨明钊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致动器 | ||
本发明涉及双离合器致动器,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致动器包括:外壳;冲程控制部,配置于上述外壳,通过使推杆进行直线移动来使离合器进行工作;动力发生部,用于发生驱动力,使得上述冲程控制部进行工作;以及冲程返回部,配置于上述外壳与上述冲程控制部之间,用于弹性支撑上述冲程控制部,并且当解除离合器的工作时使直线移动的上述推杆返回原位。通过这种结构具有如下效果,即,当解除离合器的连接时,无需额外的致动器的工作而可使推杆返回原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离合器致动器(ACTUATOR FOR DUAL CLUTCH),更加详细地,涉及通过马达的工作来使推杆进行直线移动,由此对离合器的约束进行控制的双离合器致动器。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双离合器变速器(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可经由齿轮致动器和离合器致动器的工作来自动变速,其优点在于效率高以及变速快。在此情况下,用于变速的选档及换挡致动器由电动式和液压式构成,主要由马达和螺线管的组合来形成。
使用于以往的自动变速器(AMT;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的离合器致动器为了确保用于控制离合器的大驱动力而主要使用了液压式,但存在需要诸多材料费和维护维修费的问题。
在此之后开发的马达机械式变速器中有诸多利用蜗杆和蜗轮的结构。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大部分在解除双离合器时需要驱动致动器。但是在因故障而无法驱动致动器的情况下,不仅无法自动解除,而且也难以手动解除离合器,因而存在预想不到地导致离合器失灵的问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当发生故障时无需驱动致动器而通过解除离合器的连接来防止失灵的双离合器致动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603795号(2016年03月09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改善如上所述的以往双离合器致动器所具有的问题而创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需驱动致动器也可解除离合器的连接的双离合器致动器。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致动器可包括:外壳;冲程控制部,配置于上述外壳,通过使推杆进行直线移动来使离合器进行工作;动力发生部,用于发生驱动力,使得上述冲程控制部进行工作;以及冲程返回部,配置于上述外壳与上述冲程控制部之间,用于弹性支撑上述冲程控制部,并且当解除离合器的工作时使直线移动的上述推杆返回原位。
其中,上述动力发生部可包括:马达,配置于上述外壳,用于发生旋转动力;以及驱动齿轮,通过结合于上述马达的旋转轴来接收驱动力,并与上述冲程控制部相啮合来传递驱动力。
上述冲程控制部可包括:上述推杆,通过插入于在上述外壳形成的贯通孔来进行直线移动;被动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上述外壳,且与上述驱动齿轮相啮合;以及推杆结合部,设置于上述被动齿轮,用于使上述推杆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结合,并使上述推杆以与上述被动齿轮的旋转相对应的方式进行直线移动。
并且,上述冲程控制部可包括:推杆支架,沿着上述推杆的周围配置;以及支架支撑件,从上述推杆支架延伸来插入于上述推杆结合部的引导孔,当上述推杆进行直线移动时,用于防止上述推杆的晃动。
进而,上述冲程返回部可包括:第一引导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冲程控制部相结合;第二引导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引导件相结合,且与上述外壳铰链结合;以及复位弹簧,一侧端部与上述第一引导件相结合,另一侧端部与上述第二引导件相结合,用于弹性支撑上述第一引导件和上述第二引导件。
并且,在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致动器中,上述动力发生部、上述冲程控制部及上述冲程返回部可分别设置有一对,并在上述外壳并排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岱摩斯,未经现代岱摩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92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