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作车辆空调系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3379.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贝恩德·迪恩哈特;桑德拉·克罗莱夫斯基;迪特玛·费舍尔;克劳斯·斯库尔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杨帆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迪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车辆 空调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根据进入加热热交换器入口处的发动机冷却剂的温度和离开加热热交换器出口处的空气的温度之间的差值来操作车辆空调系统。根据本发明,检查进入加热热交换器入口处的冷却剂的和离开加热热交换器出口处的空气的测量或估计的温度,以确定它们的值是否表示空调系统的部件的故障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根据进入加热热交换器入口处的发动机冷却剂的温度和离开加热热交换器出口处的空气的温度之间的差值来操作车辆空调系统,并且本发明还涉及车辆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空调系统的调节使用某些车辆参数以便调节风扇转速和空气分配。用于设定加热功率,并且因此设定风扇转速和空气分配的一个相关参数是发动机冷却剂温度。
现代高效率的内燃机具有用于发动机冷却剂的控制阀,这些控制阀以复杂的方式设置和调节。上述阀以这样的方式调节冷却剂流动,即在许多情况下,只要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低于特定值,则不能向加热热交换器供应足够的热量。
如果使用发动机冷却剂温度作为风扇转速和空气分配的控制信号,则在许多情况下,结果是强烈的风扇转速和空气分配,而没有加热热交换器提供相应的热量,因此流入乘客舱的空气被乘客感觉为不愉快的冷和强烈。
US2006/0157576A1以通用方法的形式提供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通过车辆空调系统的加热热交换器的冷却剂质量流量根据进入加热热交换器入口处的冷却剂的温度和离开加热热交换器出口处的空气温度之间的差值来调节。
通过测量进入加热热交换器的入口处的冷却剂质量流量的温度和离开加热热交换器出口处的空气温度可以调节车辆内部的温度。或者,进入加热热交换器的入口处的冷却剂的温度和离开加热热交换器出口处的空气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可以依赖于其他测量值通过加热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特性的存储值来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已知类型的车辆空调系统更可靠和更有效。
上述目的通过具有下文所述特征的方法和空调系统来实现。
下文的具体实施例指出了本发明的有利改进。
根据本发明,检查进入加热热交换器的入口处的冷却剂的和离开加热热交换器出口处的空气的测量或估计的温度,以确定它们的值是否表示空调系统的部件故障状态。
如果检测到任何故障状态,则可以提示驾驶员或早或晚地寻找车间,并且到那时空调系统的运行可以被修改为使得空调系统仍然足够程度的有效,而没有任何进一步损害的风险。
特别地,可以检查测量或估计的温度以确定它们的值是否表示加热热交换器的节制阀的故障、空调系统的混合阀的故障、在加热热交换器中低冷却剂水平或气泡的存在和/或冷却剂中防冻剂的不适当的浓度。
离开加热热交换器出口处的空气的温度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来确定,或者基于在加热热交换器的出口处的散热片的测量温度来估计。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中,在要求最大加热功率或除霜运行的情况下,并非如与上述US2006/0157576A1中的冷却剂质量流量,而是流过加热热交换器的空气量是根据在进入加热热交换器的入口处的发动机冷却剂的温度和离开加热热交换器出口处的空气的温度之间的差值来调节,特别地以这样的方式来调节,即促进车厢的加热,并且适用的情况下促进一些车辆驱动部件(例如内燃机和/或牵引电流电池)的加热。
虽然对于乘客室的舒适加热的有限的空气量调节本身已经是已知的,但是当要求最大加热功率或在除霜运行期间,迄今为止还没有实现加热的情况。然而,空气量的限制约为最大空气量的70至80%是已知的,前者是恒定的,并且与冷却剂温度无关。发明人已经确定,可变空气量对于最大加热功率和除霜器运行具有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根据发动机冷却剂温度和吹出空气温度之间的差值的空气量调节允许甚至比最大空气量的限制为80%的情况更快的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3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