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愈伤组织诱导的暴马丁香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4377.9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3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舒钰;邢亚娟;李春明;王丹;赵学丽;王钰婷;曹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150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诱导 马丁 香组培苗 移栽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愈伤组织诱导的暴马丁香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愈伤组织诱导的暴马丁香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包括:取愈伤组织诱导的暴马丁香组培苗进行炼苗5~10d,得炼苗后小苗,所述炼苗的温度为15~18℃,光照强度为800~1000lx,每天光照5~8h,炼苗湿度为70~80%;将得到的所述炼苗后小苗移栽至移栽基质中,每天向小苗根部的基质中添加营养液。经过本发明的炼苗移栽过程,愈伤组织诱导的暴马丁香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高达91%以上,本发明提供的炼苗移栽方法操作简单,人工成本低,解决了暴马丁香愈伤组织诱导的组培苗移栽之后成活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生物组培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愈伤组织诱导的暴马丁香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Blume),又称暴马子、白丁香,为木犀科丁香树落叶小乔木。丁香树全世界约35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温带地区,我国产25种以上。暴马丁香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因其枝叶繁茂、花序硕大、浓香袭人,是我国北方园林中应用较普遍的树种之一,此外,其材质坚实致密,结构均一;精油含量丰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暴马丁香的景观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暴马丁香主要用常规的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和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法。但种子繁殖所用的种子需要复杂的催芽过程,且出苗不均匀,初期生长慢以及结实受大小年影响等特点,使得丁香这类品种较多的观花类型,由于其本身大多为杂合遗传型,故种子繁殖无法保持其品种的典型性状。
目前,对暴马丁香离体培养有了一定的研究,利用芽增殖和愈伤组织两个途径确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暴马丁香组织培养再生系统,但是组培苗在无菌湿润的组培环境状态下,根系对周围水分充足、养分丰富的环境产生了适应性,其次,试管苗较小,对不良环境的缓冲能力十分有限,抗性较差,直接移栽到基质中放到自然环境中非常容易造成缺水枯萎,降低成活率;另外,针对暴马丁香而言,愈伤组织诱导的组培苗比一般茎段诱导的组培苗更弱,加剧了移栽死亡率,使成活率更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愈伤组织诱导的暴马丁香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降低移栽死亡率,提高成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愈伤组织诱导的暴马丁香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包括:
1)取愈伤组织诱导的暴马丁香组培苗进行炼苗5~10d,得炼苗后小苗,所述炼苗的温度为15~18℃,光照强度为800~1000lx,每天光照5~8h,炼苗湿度为70~80%;
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炼苗后小苗移栽至移栽基质中,每天向小苗根部的基质中添加营养液;
所述移栽基质包括河沙和蛭石中的一种和草炭土的混合物;
所述营养液以1/3MS液体培养基和1/3WPM液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包含2mg/L的IBA和1mg/L的NAA。
优选的,所述愈伤组织诱导的组培苗,苗高不低于3cm,根数不少于4条。
优选的,步骤2)所述营养液添加在所述移栽基质的表面,所述添加的位置距离所述小苗0.8~1.5cm。
优选的,步骤2)所述营养液共添加13~16d,每天添加的量为15~25ml。
优选的,所述组培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暴马丁香的发育下胚轴接种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40~60d,得愈伤组织;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愈伤组织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培养40~55d,得愈伤组织诱导的暴马丁香组培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43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