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液压作动筒关节轴承用轮式卷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7278.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1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谢超;刘会文;张斌;田松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航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19/12;B21D5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液压 作动筒 关节轴承 轮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液压作动筒关节轴承用轮式卷边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对飞机液压作动筒的关节轴承进行卷边的方法。它包括用压力机给卷边机构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压力经压杆、推力轴承、转接头、支架和滚轮传递到衬套上;用扳手或其它工具转动转接头,使滚轮沿竖直轴在衬套上做圆周运动,滚压衬套;步骤七:旋转压力机,向下压卷边机构,多次重复以上动作,直到衬套的一侧塑性变形到达要求;去除压力,用垫块替换底座,将衬套卷好的一边通过导杆安装在垫块上,直到关节轴承被完全固定。本发明能够根据关节轴承固定方式的不同,设计不同形状的滚轮,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飞机液压作动筒的关节轴承进行卷边的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飞机液压作动筒关节轴承用轮式卷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常用的固定关节轴承的方法有钢球/冲头与锤子配合敲击固定,专用模具与压力机配合挤压固定和专用工具与钻床配合滚压固定。钢球/冲头与锤子配合敲击固定方法需沿圆周方向多次敲击,因每次锤击的力度不均匀,导致固定后产品的表面质量变差,且整个过程费时费力;专用模具与压力机配合挤压固定是通过压力机压专用模具,通过模具的形状来保证最后的质量,容易造成关节轴承固定不到位,也容易产生裂纹;专用工具与钻床配合滚压固定不仅需要的工具设备复杂,而且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没有丰富的经验极易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飞机液压作动筒关节轴承用轮式卷边方法,能够防止关节轴承固定过程中产生裂纹,且关节轴承在固定完成后,能获得良好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飞机液压作动筒关节轴承用轮式卷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先将导杆安装在底座中,再将未固定的关节轴承、衬套和壳体通过导杆安装在底座上;步骤二:将两个滚轮分别装在支架的两侧,在支架的沟槽中安装两个卡圈,并将支架、滚轮和卡圈通过导杆安装在衬套上方;步骤三:将推力轴承、压杆依次装入转接头的转接空腔中,然后安装盖板,并用螺钉将盖板固定在转接头上;步骤四:将转接头、推力轴承、盖板、螺钉螺钉和压杆形成的组件装入支架的上导向孔中;步骤五:用压力机给卷边机构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压力经压杆、推力轴承、转接头、支架和滚轮传递到衬套上;步骤六:用扳手或其它工具转动转接头,使滚轮沿竖直轴在衬套上做圆周运动,滚压衬套;步骤七:旋转压力机,向下压卷边机构,多次重复以上动作,直到衬套的一侧塑性变形到达要求;步骤八:去除压力,用垫块替换底座,将衬套卷好的一边通过导杆安装在垫块上;步骤九: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七,直到关节轴承被完全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轮和支架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轮通过卡圈安装在支架上,且滚轮的宽度比卡圈与支架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小0.1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与导杆之间为间隙配合,支架与导杆之间也为间隙配合。
底座用来支撑壳体、衬套和关节轴承,并限定衬套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导杆用来定位底座、关节轴承和卷边机构。压力机给压杆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通过推力轴承依次传递到转接头、支架、滚轮,最后到衬套上,使衬套产生变形。通过扳手或其它工具旋转转接头,转接头的四方头带动支架和滚轮沿竖直轴做圆周运动,滚压衬套。旋转压力机,向下压卷边机构,多次重复以上动作,直到衬套的塑性变形到达要求,关节轴承被固定。
本发明通过压力机使衬套产生初始可接受的塑形变形,再通过滚轮的圆周运动将塑形变形扩大到衬套的整个圆面,整个固定过程表现出渐变,动态的特性,将产生裂纹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工具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多次反复后,能获得很好的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现有的三种关节轴承的固定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质量,人员和成本,而采用的轮式卷边机构与压力机配合方法,本发明在竖直方向与圆周方向均采用渐进式,利用滚轮滚压固定关节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航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航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7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模具的表面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柜内胆囗形大围板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