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内狭小地段建筑施工材料的吊装运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8275.4 | 申请日: | 201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0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郭振亚;张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G21/32;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坡道 吊运 卸料平台 建筑材料 吊车 建筑施工材料 吊装运输 施工区域 砼罐车 挡杆 进场 建筑材料运输 地基挖掘 平台建造 施工工期 施工难度 建造 物料车 回填 倒行 取下 卸载 运输 | ||
1.一种城市内狭小地段建筑施工材料的吊装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地基挖掘,在施工区域内挖掘地基坑(1),使用回填土将地基坑(1)坑底填平;
第二步、吊运平台(2)建造,在地基坑(1)靠近运输通道一侧挖掘吊运平台(2)基坑,吊运平台(2)底部设置钢筋砼底板(21),所述底板(21)靠近地基坑(1)一侧上部砌有挡土墙(22),所述挡土墙(22)靠近地基坑(1)的一侧浇筑有若干间隔排列的第一构造柱(23),所述第一构造柱(23)均与挡土墙(22)贴合,所述第一构造柱(23)之间顶部及中间均设置有第一横梁(24),所述挡土墙(22)远离地基坑(1)的一侧间隔浇筑有若干与第一构造柱(23)相对的第二构造柱(25),所述第二构造柱(25)之间顶部及中间均设置有第二横梁(26),第一构造柱(23)和第二构造柱(25)之间设置拉梁(27);
第三步、吊运平台(2)回填,在第二构造柱(27)与运输坡道之间的第一回填坑(28)回填砂石并夯实,然后在第一构造柱(23)和第二构造柱(25)之间的第二回填坑(29)回填砂石并夯实,在吊运平台(2)表面浇筑顶板(20),所述顶板(20)靠近地基坑(1)的一侧高度低于远离地基坑(1)的一侧,坡度小于或等于2°;
第四步、运输坡道建造,将运输通道向斜下方挖掘至吊运平台(2),坡道(3)坡度小于或等于10°,坡道(3)上方浇筑坡道顶板(31),坡道顶板(31)上铺设防滑面(32),在坡道(3)与吊运平台(2)连接处的坡道顶板(31)下部浇筑坡道横梁(33),坡道横梁(33)内锚固有若干个伸出坡道顶板的φ80mm的钢管(34),钢管(34)远离吊运平台(2)的一侧设置横向的可拆卸的砼罐车挡杆(35);
第五步、运输坡道两侧卸料平台(4)的建造,在坡道(3)一侧或两侧建设L形的墙体(41),墙体(41)内回填土并用混凝土硬化封顶,形成阶梯状的若干卸料平台(4);
第六步、吊车(5)进场及吊运,取下砼罐车挡杆(35),将吊车(5)沿坡道(3)向下倒行至吊运平台(2),安装砼罐车挡杆(35),物料车进场停放在坡道(3)上,将建筑材料卸载至卸料平台(4)上,吊车(5)在卸料平台(4)上吊挂建筑材料至施工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内狭小地段建筑施工材料的吊装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底板(21)采用C30混凝土浇筑200mm厚的混凝土板,内设双排双向的φ12@250mm钢筋,所述底板(21)向地基坑(1)内探出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内狭小地段建筑施工材料的吊装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挡土墙(22)由砖砌成,所述挡土墙(22)两侧自下而上厚度逐渐变小,每砌筑5-10层向中间退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内狭小地段建筑施工材料的吊装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顶部和中间的第一横梁(24)的截面尺寸分别为600x400mm和500x400mm,顶部的第一横梁(24)上端面设置有防护栏(2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内狭小地段建筑施工材料的吊装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第一回填坑(28)和第二回填坑(29)自下而上回填级配砂石,分层震实,距顶板(20)500mm范围拌入用于固定顶板(20)的水泥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内狭小地段建筑施工材料的吊装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顶板(20)采用C30混凝土浇筑200mm厚的混凝土板,内设双排双向的φ12@250mm钢筋,顶板(20)两端高度差小于4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内狭小地段建筑施工材料的吊装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坡道顶板(31)采用C30混凝土浇筑200mm厚的混凝土板,内设单排双向的φ8@250mm钢筋,防滑面(32)内嵌入鹅卵石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82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中框的方法、中框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