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稳定的薯泡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9429.1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2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国;庄惠展;郑春椋;黄天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18 | 分类号: | A23L19/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坯 传输稳定 烘烤 面粉 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 面皮 层次结构 产品外形 成型加工 健康特点 切割成型 薯类产品 原料总量 受热 酥脆 泡泡状 膨化剂 输送机 饼渣 产气 低盐 低油 调粉 叠层 叠合 辊压 辊轧 烘焙 筋度 薯片 硬泡 油炸 成型 加工 口味 分解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稳定的薯泡加工方法,包括调粉、静置、辊压、叠层、成型和烘烤等步骤。本发明的油脂与面粉占原料总量的比例合理,且面粉筋度合理,利于薯泡的成型加工。经辊轧叠合切割成型后的面坯内部呈层次结构,面坯采用设有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的输送机进行输送,保证面坯输送的稳定性,为面坯的胀发鼓成薯泡提供优质保障。面坯在烘烤时,膨化剂受热分解产气、集中于面坯内部,使面坯的面皮鼓成硬泡,从而使得产品外形呈现泡泡状,形态独特,形成薯泡。此外,本发明的烘焙薯泡不仅保持有如薯片等薯类产品的固有的轻脆、香味和营养,还具非油炸、低油低盐的健康特点,品质优良,口味独特,产品不干硬、酥脆爽口且不掉饼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薯类食品加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传输稳定的薯泡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市面上买到的不同口味的薯片,主要工艺是以油炸为主,多数是从口味、形状上进行区分和改变,而工艺上的突破较少。消费者能购买的非油炸的膨化食品的选择较少。因此,如何在保持膨化食品原有香脆等食用特性的条件下,改变产品工艺,以满足消费者多样选择和健康需求,这便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和出发点所在。
此外,现有的食品加工用的输送带通常存在易跑偏等问题,在跑偏过程中,存在造成所传输食品的窜动、堆积,以及洒落等现象。本案申请人研发生产有薯泡等产品,在薯泡生产过程中,成型后的面坯面积小,重量轻,在辊轧成型后如果传输不稳,容易影响后续的胀发等。
现有用于输送带的纠偏装置或结构有很多种,常见的有:
a.采用侧托辊设置前倾的方法,这样虽然可以防止输送带的跑偏,但在运行中却增大了输送机的运行阻力,对输送带的磨损也相应增大。这种方式常用于单向运行输送机上。
b.在输送机的机架上设置调心托辊组。具体的,在输送机每隔一定长度设置跑偏的调心托辊虽然可以起到预防跑偏的作用,但是使维修量增大,设备的投资加大。
c.在输送机易跑偏处的机架两侧设立挡辊,进行强制性纠偏,这种方法对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极为不利。
d.采用具有导向条的输送带,一是输送带的采购成本增大,二是通过输送带上导向条进行强行纠偏,导向条对机台的摩擦力较大,对输送带影响较大,对这种方法对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极为不利。
e.在输送机易跑偏处的机架左右两侧设设置槽轮,通过槽轮的位置限制输送带的位置。此种装置对钢带的效果较好,但对软性输送带几乎没有效果。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口味和形态独特,低脂健康,且在加工过程中传输稳定的薯泡加工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输稳定的薯泡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分别准备以下原料:马铃薯全粉30份,马铃薯预糊化淀粉20份,马铃薯淀粉15份,白砂糖12份,植物油 12份,卵磷脂0.3份,芝麻酱1.5份,膨化剂0.6份,食盐1.1份,香料0.3份和纯净水43份;
(2)调粉打发:将所述马铃薯全粉、所述马铃薯预糊化淀粉、所述马铃薯淀粉、所述白砂糖、所述植物油、所述卵磷脂、所述芝麻酱、所述膨化剂、所述食盐、所述香料和所述纯净水投入料桶内,用立式搅拌机对料桶内的各原料进行搅拌,形成面团;
(3)静置:打发好的所述面团静置30min;
(4)辊轧成型:将静置好的所述面团投入到辊压机,调整设定的压辊间隙,所述面团采用连续辊轧方式进行压片形成面带,在整个辊轧过程中,有2~4次面带90°转向过程,辊轧后,进行叠层后利用模具切割成型,形成面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9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