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别石斛属植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2452.3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4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文;张敬丽;刘涛;蔡金龙;赵艳;谢世清;张广辉;范伟;杨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陈左,于洪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别 石斛 植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别石斛属植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斛是兰科(Orchidaceae)最大的属之一,我国石斛属植物有74种2变种。石斛性味甘,微寒;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其中可作药用的有40多种,《中国药典》2005年版只收载了金钗石斛、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和马鞭石斛(流苏石斛)三种;2010年版规定石斛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Dendrobiumchrysotoxum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铁皮石斛单独列为一种;2015年版规定石斛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石斛属植物种类繁多,有些常见的物种易于区分,如鼓槌石斛、铁皮石斛、肿节石斛及棒节石斛等,但不少种类形态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给石斛属植物的物种鉴别带来一定的困难。并且石斛属药材经过干燥和加工处理,单凭外部形态很难鉴别,导致石斛市场复杂混乱。陈科力等指出传统中药材普遍采用基源鉴定、形态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方法及传统的通过眼观、手摸、口尝等方法来鉴定(陈科力 等.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7): 1203-1208.)。虽然这些方法中有的简便、直捷,但是人为干扰因素较多,主观性较强,如手摸、口尝,基源鉴定却要求鉴定者具备系统的分类学知识、较强的植物分类能力及一定的鉴定经验,这对中药材的分类鉴定及其相关知识的整理和交流都带来了许多困难,并且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性状和成分容易受到环境、生长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仅凭借这些传统的鉴定方法是不可能将中药材及其混伪品、伪品很好地鉴别开来的(陈士林 等. 中药鉴定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8): 1043-1055;程芳婷 等. 地黄属植物的DNA条形码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1): 25-32.)。
DNA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弥补和克服传统鉴定方法上的一些缺陷和难题。但是,每一种分子标记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普遍存在通用性差的问题。目前,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相对较短的标准DNA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鉴定的一门技术,得到了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在物种鉴定中得到了广泛而有效的应用,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植物种类(Li XW etal. Plant DNA barcoding: from gene to genome[J]. Biol Rev,2015, 90: 157-166.);该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发展,在药用植物及植物源药材鉴定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Yang JB etal. Applying plant DNA barcodes to identify species of Parnassia(Parnassiaceae)[J]. Mol Ecol Resour, 2012, 12: 267-275.),加快了中药鉴定标准化的进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2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