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T、PTT、PBT制造物转化为航空煤油范围环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7989.9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唐浩;李广亿;张涛;王爱琴;王晓东;丛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1C3/12 | 分类号: | C11C3/12;C10G3/00;C10G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瓶 环烃 薄膜 芳烃 废弃 航空煤油 航空燃料 纤维 生物质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制造 含氧化合物 白色垃圾 白色污染 工业应用 环境问题 技术获得 加氢脱氧 直接转化 密封性 潜在的 制造物 链烃 燃料 转化 威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废弃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制造的纤维,薄膜,塑料瓶直接转化为航空煤油范围环烃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和生物质含氧化合物一起加氢脱氧,获得同时含有链烃、环烃、芳烃的燃料。解决现有技术获得的生物质航空燃料中由于缺少芳烃从而导致体积热值和密封性不足的弊端。因为使用废弃的PET、PTT、PBT制造的纤维,薄膜,塑料瓶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废弃PET、PTT、PBT制造的纤维,薄膜,塑料瓶作为一种白色垃圾对环境有着很大的威胁。因此该方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航空燃料问题,也解决了由白色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在未来的工业应用中具有潜在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ET、PTT、PBT制造物直接转化为航空煤油范围环烃的方法。具体包括三个步骤:1)将废弃PET、PTT、PBT制造的纤维,薄膜,塑料瓶与醇混合后在高温下醇解得到不饱和的酯;2)通过对步骤1生成的不饱和酯进行加氢反应从而得到饱和的酯;3)将步骤2生成的饱和酯加氢脱氧得到C7-8的芳烃和烷烃。这是目前首次报道由废弃PET、PTT、PBT制造的纤维,薄膜,塑料瓶直接转化到航空燃料的方法,与传统的航空燃料相比,其原料来源廉价易得,生活中废弃的PET、PTT、PBT制造的纤维,薄膜,塑料瓶不需要预处理即可直接使用。
背景技术
化石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由化石能源燃烧引起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之能源的社会需求量还在持续增加,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开发可替代化石资源的新能源、开辟可再生燃油供应的新渠道势在必行。
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性物资,航空煤油的国际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航空煤油一般是由碳数在6~16间的烷烃组成。目前常见的JP-8的组成如下:碳数为8~15的直链烷烃约占35%,碳数为8~15的支链烷烃约占35%,碳数为7~10的芳香烃约占18%,碳数为6~10的环烷烃约占7%。从国家能源安全以及潜在的经济价值两方面考虑,大力发展可再生航空煤油技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目前国际上现有技术合成的生物航空煤油在化学结构上主要以链烃为主,在密度(体积热值)和密封性方面低于传统的航空煤油(链烃、环烷烃、芳烃的混合物),需要与传统航空煤油混合使用才能达到航空燃料的性能要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塑料工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塑料材料凭借其优良的性能,被各个领域所青睐。现阶段,废弃塑料逐年增多,如何基于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进行废弃塑料处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废弃塑料的合理处置和安全处理问题属于世界性的环保问题,为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改善生存环境质量,进行废弃塑料环保处理工艺技术研究十分重要。我国是废弃塑料生产大国,进行垃圾资源化处理迫在眉睫。我国废弃塑料主要来源于:塑料袋子、农用及生活塑料薄膜、泡沫、生活及工业塑料制品等。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塑料生产量高达千万吨,年废弃塑料量占6成左右,并呈逐年增加趋势。此外,废弃塑料中绝大部分为工程废弃塑料,且由于其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给社会及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7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