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合方法及具有离合功能的动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9865.2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3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1/00 | 分类号: | F16D41/00;H02K7/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陈德阳;苏青娟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主动轮 离合片 挡位销 螺旋槽 前端连接部 从动轮 动力系统 离合功能 滑动 离合 轴向 端连接部 高速摩擦 轴向滑动 接合 相分离 移动 穿套 对置 反转 同轴 正转 电机 噪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方法及具有离合功能的动力系统,电机的转轴具有前端连接部和后端连接部,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该主动轮可轴向滑动地穿套在该转轴的前端连接部上,该主动轮上设有螺旋槽,该转轴的前端连接部上沿径向设有挡位销,该挡位销插入到该螺旋槽当中,该主动轮的前端设有离合片,该从动轮位于该转轴前方并与该转轴同轴,该从动轮后端设有离合片,二离合片相互对置;该转轴正转时,该挡位销滑动到该螺旋槽后端的同时推动该主动轮沿轴向朝前移动,二离合片相接合。该转轴反转时,该挡位销滑动到该螺旋槽前端的同时推动该主动轮沿轴向朝后移动,二离合片相分离,有利于减少与转轴的高速摩擦,使用安全可靠、寿命长、噪音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方法及动力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充气床进行充气的离合方法及具有离合功能的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智能电器需求的提高,使用者们希望有一款充气结构,既能实现对充气床快速充气,又能随时低噪音、高气压、智能化往充气床内进行补气,补气时不影响使用者休息。
目前行业内对气床充气使用的“充气补气组合”动力系统,是使用单向轴承正向反向阻滞功能驱动不同转速的气泵,充气时叶轮高速转动,补气时活塞缓打气,其缺点在于当电机长时间高速滑动运转时,摩擦温度高、噪音大、使用寿合短,并且长时间滑支运行,轴磨损配合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合方法及具有离合功能的动力系统,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离合功能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机,该电机的转轴具有前端连接部和后端连接部,还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该主动轮可轴向滑动地穿套在该转轴的前端连接部上,该主动轮上设有螺旋槽,该转轴的前端连接部上沿径向设有挡位销,该挡位销插入到该螺旋槽当中,该主动轮的前端设有离合片,该从动轮位于该转轴前方并与该转轴同轴,该从动轮后端设有离合片,二离合片相互对置;
该转轴正转时,该挡位销滑动到该螺旋槽后端的同时推动该主动轮沿轴向朝前移动,二离合片相接合使得该主动轮能够带动该从动轮一起转动,
该转轴反转时,该挡位销滑动到该螺旋槽前端的同时推动该主动轮沿轴向朝后移动,二离合片相分离。
一种离合方法,挡位销随转轴一起转动时,挡位销在主动轮的螺旋槽内滑动以带动该主动轮沿该转轴移动;
转轴正向转动时,转轴上的挡位销滑动到主动轮螺旋槽的后端,从而推动主动轮沿该转轴向前移动并使主动轮的离合片和从动轮的离合片相接合;
转轴反向转动时,转轴上的挡位销滑动到主动轮螺旋槽的前端,从而推动主动轮沿该转轴向后移动并使主动轮的离合片和从动轮的离合片相分离。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转轴正转时,挡位销推动主动轮沿轴向朝前移动使得二离合片相接合,主动轮就能够带动从动轮一起低速转动(可用于缓慢补气)。转轴反转时,挡位销推动主动轮沿轴向朝后移动使得二离合片相分离,从动轮不转,而转轴自身高速转动(可用于快速充气),有利于减少与转轴的高速摩擦,使用安全可靠、寿命长、噪音小。
2.由于该转轴反转时不需要带动该从动轮转动,因此,该转轴的材料和工艺要求可以得到降低以减少生产成本,使用普通45#钢不需要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方法便可。轴芯硬度HRC17-23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发明具有离合功能的动力系统的剖视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离合片相接合的示意图。
图3绘示了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离合片相分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9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挺杆体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自动挡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