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隧道涌水应急处理功能的移动式涌水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4671.1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6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姬茂雄;辛淑升;齐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徐晓波 |
地址: | 719000 陕西省榆***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涌水 隧道 检测设备 支撑杆 应急处理 连接杆 移动式 限位块 电机 连接线 检测组件 驱动组件 涌水现象 转向组件 挡板 导向轮 驱动轮 支撑架 导轨 检测 绞盘 维修 发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隧道涌水应急处理功能的移动式涌水检测设备,包括第一连接杆、检测机构和处置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导轨、支撑架、驱动组件、第二连接杆、导向轮、连接线、第二电机、绞盘、第二支撑杆和检测组件,处置机构包括转向组件、第四连接杆、第三支撑杆、第一限位块、第四支撑杆、第二限位块、挡板、第五支撑杆、第三电机和第二驱动轮,该具有隧道涌水应急处理功能的移动式涌水检测设备中,通过检测机构可以实时对隧道涌水进行检测,当隧道发生涌水时,涌水检测设备可以第一时间通知人们,将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处置机构,可以在检测到隧道涌水现象时,进行紧急处置,降低在发现涌水到维修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内,涌水对隧道造成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监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隧道涌水应急处理功能的移动式涌水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质,隧道会经常发生突涌水现象,据统计这已经成为继隧道施工中塌方现象的又一较大地质病害,这样就会给整个隧道工程的实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怎样有效地解决公路隧道突涌水的灾害处治,已经逐渐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现如今对于隧道突涌水的情况无法进行检测,导致隧道内有涌水现象发生时,人们无法第一时间检测到,导致对隧道涌水现象处理的滞后,从而导致隧道涌水对隧道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不仅如此,人们看到隧道内有涌水现象发生时,无法及时进行紧急处理,导致在维修人员赶到现场的这段时间内,隧道涌水给隧道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隧道涌水应急处理功能的移动式涌水检测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隧道涌水应急处理功能的移动式涌水检测设备,包括第一连接杆、检测机构和处置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下方,所述处置机构设置在检测机构的下方;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导轨、支撑架、两个驱动组件、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导向轮、两个连接线、第二电机、绞盘、第二支撑杆和两个检测组件,所述导轨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下方,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开口向上的U形,两个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支撑架的两端,两个驱动组件设置在导轨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支撑架的下方中间,所述第二电机与绞盘传动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支撑架的下方两侧,两个导向轮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二连接杆上,两个连接线的一端均卷绕在绞盘上,两个连接线的另一端分别绕过两个导向轮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两个检测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两端;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吸水海绵、第三连接杆、第一支撑杆和弹簧,所述第三连接杆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在第三连接杆上,所述吸水海绵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
其中,检测机构设置在隧道的顶部,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驱动轮转动,使第一驱动轮沿着导轨的方向移动,从而驱动支撑架沿着导轨的方向移动,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绞盘转动,在绞盘的作用下,连接线拉动第二支撑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检测机构的升降,通过吸水海绵在隧道内壁上移动,当吸水海绵移动到隧道内涌水处时,吸水海绵因为吸收了水分,导致吸水海绵的重量增加,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弹簧被第一支撑杆压缩,从而使两个触点接触,从而检测到隧道内的涌水处,实现了涌水检测设备对隧道涌水的检测功能;
所述处置机构包括转向组件、第四连接杆、第三支撑杆、第一限位块、第四支撑杆、第二限位块、挡板、第五支撑杆、第三电机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四连接杆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下方,所述转向组件设置在第四连接杆的下方,所述第三支撑杆横向设置在转向组件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第三支撑杆的上方一端,所述第四支撑杆设置在第三支撑杆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块套设在第四支撑杆上,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第四支撑杆的下方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块套设在第三支撑杆上,所述第五支撑杆设置在第一限位块的下方,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第五支撑杆上,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二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德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4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