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花菌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34323.2 申请日: 2017-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7712120A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陈兴波 申请(专利权)人: 大田县龙湖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A23F3/08;A23F3/10;A23F3/12;A23F3/14
代理公司: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代理人: 林志峥
地址: 366117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金花 铁观音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制茶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花菌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多数中国人都有饮茶的习惯。特别是铁观音以其色泽翠绿、汤色明亮、滋味干爽、香气清锐而为人们所喜爱。目前,含有茶叶成分在内的保健茶各式各样,品种繁多,配方各异;有的可以补中益气、健胃益肾,有的可以清肝明目、理气化痰。但这些保健茶配方中,大多数为追求多重保健效果而加入了许多种配剂,使茶汤滋味口感较杂,气味浓烈而难以下咽;而且由于配方不当,其中的某几种配剂在保健效果上还会相互克制,甚至饮用后还会造成人体不适。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仅采用茶叶本身为原料,不添加其他配剂并且具有多种保健效果的茶饮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花菌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金花菌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所述金花菌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原料依次经由以下工艺步骤进行加工制作:萎凋、做青、揉捻、发酵、杀青、包揉、第一次干燥、陈化、发花和第二次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金花菌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仅采用铁观音茶青为原料,不添加其他配剂,制得的茶饮品口感醇正、食用安全,不存在现有保健茶饮品采用多种配剂,使茶汤滋味口感较杂;多种配剂在保健效果上相互克制,饮用后造成人体不适的问题;此外,该方法通过独特的工艺制备的金花菌铁观音茶具有降脂护肝、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调理肠胃、抗炎消火、延缓衰老、改善更年期综合症、预防和辅助治疗富贵病等多种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发明提供的金花菌(即冠突散囊菌)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仅采用铁观音茶青为原料,不添加其他配剂,通过融合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的制作工艺,制得一款食用安全且具有多种保健效果的茶饮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花菌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所述金花菌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原料依次经由以下工艺步骤进行加工制作:萎凋、做青、揉捻、发酵、杀青、包揉、第一次干燥、陈化、发花和第二次干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金花菌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仅采用铁观音茶青为原料,不添加其他配剂,通过融合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的制作工艺,制备的金花菌铁观音茶不仅口感醇正、食用安全,而且具有降脂护肝、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调理肠胃、抗炎消火、延缓衰老、改善更年期综合症、预防和辅助治疗富贵病等多种保健功效。

进一步的,所述发花工艺具体步骤包括:将陈化后的铁观音茶进行打水、渥堆、发酵,控制发酵时间为70~75小时,发酵程度为55~65%;然后将上述处理后的茶叶放进烘房,控制烘房温度为26~30℃,湿度为75~85%,在烘房里发酵25~35天。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陈年铁观音在特定温度和湿度下渥堆、发酵,更有利于金花菌(冠突散囊菌)繁殖,在烘房里7天左右,金花菌慢慢开始成长,在烘房里25~35天,金花菌就培养成功,经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金花菌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制备的金花菌铁观音茶中金花菌的含量为2.5~3.5*107cfu/g。茶叶中的纤维素等各类大分子被金花菌所分泌的酶类降解,生成一些低分子的可食性寡糖类的膳食纤维,这些膳食纤维能够减肥消脂、清洁肠道,刺激有益的微生物繁殖。在金花菌的作用下,茶叶中的茶多糖含量增高,茶多糖活性强,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等多种功效。在金花菌的作用下,茶叶中的含氨量、脱叶绿酸脂a、b、叶黄素和(抗氧化)β-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茶单宁和生物碱的含量降低可以去苦增甜。茶叶中的特种氨基酸(Y-氨基丁酸)能降低胆固醇,调节激素分泌,解除氨素,增进肝功能,活化肾功能,改善更年期综合症,对富贵病有预防和辅助治疗功效。因而,茶叶中金花菌含量越多,茶叶的品质越好。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工序具体步骤为:将揉捻后的茶胚均匀松散堆放,茶胚堆放的厚度为20~30cm,用湿布覆盖,控制发酵时间为2~3小时,温度为24~29℃,湿度为85~95%,发酵期间,翻动2~3次使发酵更均匀,至发酵程度为60~70%时停止发酵。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24~29℃低温发酵,使得茶青叶色微黄红、青草气消失并且散发出愉悦的花香、果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田县龙湖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田县龙湖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4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