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不拆高压引线下测试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7973.2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7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徐育福;林滔;林瀚伟;孙亚辉;黄金魁;刘旭;吴方连;陈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钟茜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高压 引线 测试 介质 损耗 因数 容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不拆高压引线下测试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的方法,变压器三侧导线接入后,导线基本上接入了避雷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绝缘子串、导线的支撑绝缘子等附属设备,本发明将附属设备所带来的附属电容值和介损值,单独测量出来。然后在不拆引线时,测试的数据,通过计算,换算成变压器最真实的数据,可以跟原始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判断变压器是否状态正常。通过不拆引线进行测试,降低了作业风险,预控感应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不拆高压引线下测试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因为三侧导线接入后,导线基本上接入了避雷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绝缘子串、导线的支撑绝缘子等附属设备(以下简称附属电容值),这些附属设备将通过导线与变压器相连,从而对试验数据造成极大的影响。
方案1:目前针对变压器常用的例行试验的方法是将变压器各侧的连线拆除,然后对变压器的各项数据进行常规测量,具体参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 /GDW1168 —2013,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试验项目测量宜在顶层油温低于50℃且高于零度时进行,测量时记录顶层油温和空气相对湿度,非测量绕组及外壳接地,必要时分别测量被测绕组对地、被测绕组对其它绕组的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方法可参考DL/T 474.3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针对双绕组变压器需要测试低压绕组-高压绕组及地(以下简称LV-MV、地),高压绕组-低压绕组及地(以下简称HV-LV、G),高压和低压绕组-对外壳(以下简称LVMV-地),针对三绕组变压器需要测试低压对高压、中压及地,中压对高压、低压及地,高压对中压、低压及地,高压和中压、高压、中压和低压对地。其中自耦变相当于双绕组,具体见表1。
现场试验过程中,拆装引线的过程危险性高、费工费时、设备易被损坏,高空作业需要特种作业车辆,作业垂直高度500Kv等级变压器高达12m,1000Kv等级变压器高达18m。
方案2: CN101354418 B 中公开了一种电力变压器不拆线试验方法。 该方法要求在变压器投运前在不接各侧引线的情况下测出一组“原始数据”,接上侧引线后测量一组“基础数据”,运行后再依次测得变压器铁芯、夹件、各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以及套管连同绕组的漏电电流、套管连同线圈的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值。
方案3:CN 102735959 A中公开了一种超高压线路电力变压器不拆线试验方法。该方法要求,测量变压器投运前变压器铁芯、夹件、各绕组与套管的之间的绝缘电阻,以及套管、各绕组的漏电电流、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值,并以此作为“原始数据”,连接变压器各侧线以后,再次测量以上数据,作为“基础数据”;
测量各绕组的有功电流 Ip、无功电流 Ik 及介质损耗因数 tanδ :采用正接法的西林电桥,分别向高中压绕组施加电压,测量低压绕组、铁芯、夹件中通过的有功电流 Ip1与无功电流 Ik1,向低压绕组施加电压,测量高中压绕组、铁芯、夹件中通过的有功电流Ip2 与无功电流 Ik2,向高中压、低压绕组施加电压,测量铁芯、夹件中通过的有功电流Ip3 与无功电流 Ik3,得到三组数据,根据公式 :
;
从而计算各组数据中有功电流 Ip与无功电流 Ik之间的比值,分别得到高中压绕组对低压绕组、铁芯及夹件的介质损耗因数 tanδ1、低压绕组对高中压绕组、铁芯及夹件的介质损耗因数 tanδ2、高中低压绕组对铁芯及夹件的介质损耗因数 tanδ3 作为“测量数据”中介质损耗因数 ;分析介质损耗因数 tanδ :将“测量数据”的介质损耗因数 tanδ1、tanδ2、tanδ3 与“原始数据”中对应的介质损耗因数比较,当二者差异量的绝对值小于等于“原始数据”中对应的介质损耗因数的 5% 时,则介质损耗因数正常,当二者差异量的绝对值大于“原始数据”中对应的介质损耗因数的 5% 时,进行故障排查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79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网变压器损耗的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柔性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