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0016.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6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秦玉林;陈大华;洪丽;唐少俊;潘立升;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29C70/48;B29C6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邢少真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加强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包括:加强板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外壳(1)的中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加强板外壳(1)是冲压成型的,所述加强板外壳(1)的两端分别用于与车身的车顶和车底连接,且所述加强板外壳(1)的厚度为1.2mm,所述加强板外壳(1)上设置有连接孔(101),所述连接孔(101)用于与紧固件配合,使所述加强板外壳(1)固定在汽车的车身上,所述连接孔(101)为内螺纹孔、方形孔或钥形孔,所述加强板外壳(1)的材质为深冲用DC04钢;
所述汽车B柱加强板还包括:内层补强板(2),所述内层补强板(2)利用树脂传递模塑技术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成型,所述内层补强板(2)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以下方式形成:
在模具中铺设有11层型号为T300的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的铺层角度自下而上顺次为90°、90°、45°、0°、-45°、-45°、-45°、0°、0°、45°、45°;闭合所述模具,并向所述模具中注入用量比为5.5:4.5,且型号分别为EPON135和EPON1366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固化后形成厚度为2.2mm的所述内层补强板(2);
所述内层补强板(2)以胶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加强板外壳(1)的开口槽中,所述加强板外壳(1)和所述内层补强板(2)使用DP420胶粘剂粘在一起,以在所述加强板外壳(1)和所述内层补强板(2)之间形成胶接层,以使得所述内层补强板(2)与所述加强板外壳(1)相对的侧面贴合连接,以减小所述内层补强板(2)在加强板外壳(1)上占用的空间,所述胶接层的厚度为0.15mm;
约束B柱加强板两端,在汽车B柱加强板的中部设计一个直径为200mm,长度为550mm,质量为500kg的钢体,并使该钢体自距离汽车B柱加强板的中部0.5m处,以10m/s的速度冲击B柱加强板,经抗弯曲冲击试验测试后,所述内层补强板(2)与所述加强板外壳(1)形成的所述汽车B柱加强板的最大变形量为11.9mm,所述内层补强板(2)与所述加强板外壳(1)形成的所述汽车B柱加强板的可承受的最大应力可到653Mpa,所述内层补强板(2)与所述加强板外壳(1)形成的所述汽车B柱加强板的质量为3.3kg。
2.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B柱加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对加强板外壳材料进行冲压成型,得到加强板外壳(1);
将碳纤维复合材料铺放在模具中,并闭合所述模具,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所述模具中铺设有11层,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铺层角度自下而上顺次为90°、90°、45°、0°、-45°、-45°、-45°、0°、0°、45°、45°;
向所述模具中加入预定比例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形成固化的内层补强板(2);
将所述内层补强板(2)固定在所述加强板外壳(1)的开口槽中,得到汽车B柱加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00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