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耐蚀性输气管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1724.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7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董一显;杨兴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恒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7/22;B05D7/00;C09D5/08;C09D163/00;C09D17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耐蚀性 输气管道 制备 方法 | ||
高耐蚀性输气管道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对金属管本体的内、外表面进行除油处理,并干燥;对金属管本体进行打磨、喷砂处理;底层涂装,在金属管本体的内、外表面分别涂覆第一层外防腐涂层和第一层内防腐涂层;面层涂装,待第一层内防腐涂层和第一层外防腐涂层干燥后,在第一层内防腐涂层和第一层外防腐涂层上分别涂覆第二层内防腐涂层和第二层外防腐涂层;对涂装完毕的金属管本体进行干燥固化;在底层涂装和面层涂装时,所述内防腐涂层的涂料为无溶剂环氧涂料,所述外防腐涂层的涂料为聚氨酯陶瓷涂料。本发明制得的管道,内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化学性、抗冲击、抗浸泡、粘接性能;外涂层具有超强硬度、持久性、抗化学性以防止物理、化学或细菌侵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井管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防腐性瓦斯管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矿井数量及煤炭产量迅速增加。在矿井向深部延伸的过程中,一些低瓦斯矿井转变为高瓦斯矿井和突发矿井,因此需要抽放瓦斯的矿井越来越多,由此带动了我国煤矿瓦斯抽放技术的迅速发展。瓦斯抽放管道是煤矿井下抽放系统的主要组成本分,在瓦斯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煤矿的安全有着重大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煤矿井下常用的瓦斯抽放管道按材质主要分为两类:钢管和塑料管。无缝钢管或者螺旋焊接钢管由于存在耐腐蚀性差、冲撞摩擦易产生火花等缺点已被淘汰。塑料管因具有耐腐蚀性替代钢管在煤矿井下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塑料管由于存在强度低、易变形、易脆化、抗静电能力差等缺陷,受到外力撞击或受震动时容易损坏,而且塑料制品绝大多数是可燃的,不易扑灭,因此使用塑料管材依然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频繁的维护也影响正常的生产。加上近几年煤矿发生的几起与非金属瓦斯抽放管有关的事故,导致非金属瓦斯抽放管在煤炭行业的市场应用形势比较严峻。
由于金属管道存在非金属管道无法比拟的优点,如何更好地利用金属管道的特性将其应用于井下瓦斯输送人们也进行了各种尝试,例如,在普通金属管道表面涂覆防腐涂层,以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但普通防腐涂层的机械性能不高,抗静电效果差,而且运输安装过程中受到撞击容易脱落,达不到设计的使用寿命。或者在普通钢管进行了喷砂、除锈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高分子矿用聚乙烯改性料,通过挤出设备挤出涂覆于钢管的内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塑料层,通过管道内壁上的塑料层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但由于输气管道内部为负压,在长期负压作用下塑料层会从钢管内壁脱落,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管道堵塞,加上钢塑复合管的生产工序及重量均较普通钢管有所增加,因此成本较高,安装运输不方便,推广使用前景不太明朗。
由于瓦斯管道输送的是易燃易爆的危险气体,工作环境又位于狭小潮湿的井下,对用于瓦斯输送的管道本身有严格而特殊的要求。找到一种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的输气管道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腐蚀性能好的输气管道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高耐蚀性输气管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金属管本体的内、外表面进行除油处理,并干燥;
对除油后的金属管本体进行打磨、喷砂处理;
对金属管本体进行底层涂装,在金属管本体的内、外表面分别涂覆第一层外防腐涂层和第一层内防腐涂层;
对金属管本体进行面层涂装,待第一层内防腐涂层和第一层外防腐涂层干燥后,在第一层内防腐涂层和第一层外防腐涂层上分别涂覆第二层内防腐涂层和第二层外防腐涂层;
对涂装完毕的金属管本体进行干燥固化;
在底层涂装和面层涂装时,所述内防腐涂层的涂料为无溶剂环氧涂料,所述外防腐涂层的涂料为聚氨酯陶瓷涂料。
优选的,打磨喷砂后管道表面的粗糙度至少为75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恒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恒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1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