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托盘堆叠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4828.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0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润豪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21/12;B65G5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张泽锋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堆叠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托盘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托盘堆叠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堆叠托盘之前,需要对托盘进行多工位的加工,而不同加工位上的传送带之间高度不一样,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机械手进行夹持并转移,结构复杂;而托盘的堆叠主要为机器手上料或者堆垛机堆上料,前者为利用机器手抓取零部件,然后摆放在生产线上的指定位置,机械手制作及维修成本均高,需要设定其工作路径,控制方法复杂;后者为通过堆垛机用吊具将托盘移动到生产线上的指定位置,存在的问题是:堆垛机的移动范围较大,无法快速、精确的移动至固定的待取点,并且堆垛机并非处于固定状态,容易在难叠过程中出现位移,使堆叠的物体对准度较差,严重者无法正常的堆叠,进而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从不同高的传送带进行传送托盘,并且对托盘进行精确并对准的堆叠,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托盘堆叠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升降机构和托盘堆积机构,所述输送升降机构包括依传送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驱使第二传送带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第三传送带,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直线执行器和与第一直线执行器的输出轴连接的承载架,所述第一、二、三传送带都有单独的电机带动;所述第三传送带设置托盘堆积机构中部,所述托盘堆积机构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二直线执行器、与第二直线执行器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升降架、两个固定在第三传送带两侧的支撑架,所述升降架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第三传送带设置在升降架与支撑架之间的空间上,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可以转动的“7”字形架以及驱动“7”字形架转动的第三直线执行器;第三直线执行器输出轴伸出时候,该输出轴高过“7”字形架顶面,第三直线执行器输出轴收回时候,该输出轴低过第三传送带顶面;所述第一直线“7”字形架转动时候,其顶面进入支撑架内侧对托盘的底部进行支撑。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承载架上还设有一个第四直线执行器以及与第四直线执行器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移动架,所述承载架上设有导轨,移动架通过导轨在承载架上滑动,所述第二传送带固定在移动架上。
在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第一直线执行器的机体上设有一个固定架,该固定架与第一直线执行器的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架通过四个滑杆与固定架滑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中,所述滑杆与固定架接触的地方设有滑套,滑杆穿过滑套与固定架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滑杆底端通过连接杆首尾相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每一个支撑架上的所述“7”字形架的数目为两个,两个“7”字形架固定在一个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上,转动轴中间固定一个连杆,所述第三直线执行器的输出轴与连杆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二直线执行的输出端通过两个输出杆与升降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之间还设有斜板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实现在高度不同的,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输送带之间的输送,便于在生产线的上层传送带及下层传送带之间的托盘交接。第二传送带和升降机构配合,可同时实现托盘的前进,上升,及平行移动的动作,防止托盘在交接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移,保证托盘输送过程的稳定性。
2、可同时实现托盘的输送,堆叠及收集。通过在设置在第三传送带上的第三直线执行器及升降架替代传统的机械手或堆垛机结构,实现多层托盘的依次堆叠,结构简单,托盘在堆叠过程中不易发生倾斜或跌落等故障,成本低,且堆叠效率高,保证了堆叠工序的安全性。此外,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设置支撑架的高度,从而设置了托盘堆叠的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托盘堆叠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托盘堆叠输送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图1中托盘堆叠输送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润豪,未经黄润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4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