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双缸制动钳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4941.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程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8 | 分类号: | F16D55/228;F16D65/14;F16D69/02;C09K3/14;F16D121/04;F16D125/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胡野 |
地址: | 110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制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双缸制动钳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客户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客户对驾驶舒适性与动力经济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动钳作为汽车制动系统的执行元件之一,与制动盘等零部件配合,实现汽车的减速与停车。
现有的MPV车型中,整备质量在1350kg左右,满载质量在1800kg左右,轮距2750mm左右,车轮为15寸/16寸。随着人们购买力的不断提高与对汽车驾驶/乘坐空间增加的要求。需要一款整备质量在1500kg左右,满载质量在2000kg左右,轮距2856mm左右的车辆。由于考虑到制造成本的要求,车轮基本为15寸。由于整车质量的增加,且车轮的大小限制了制动系统的有效半径,在MPV车型中在使用单缸制动钳已不能满足制动系统增加制动力的需要。
现有技术领域内,汽车制动噪音问题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按SAE J2521-2013《盘式片与鼓式片尖叫噪音矩陈》完成试验,盘式制动器NAO配方摩擦片大于70dB噪音概率小于3%。底金属配方摩擦片大于70dB噪音概率小于5%。
现市场上制动钳用较多的为单缸液压制动钳,主要由支架、卡钳体、活塞、内摩擦片、外摩擦片、密封圈、防尘罩、导向销等组成。这种制动器,在轿车、微型乘用车上普遍采用,但是,在轻型、微型货车、客车上几乎没有采用,其原因是因为制动力矩不够。要实现增大制动力矩的目的,必须加大制动半径,这样轮辋随之加大,制动盘也随之加大。大多数地汽车厂不愿意更改轮辋规格,导致制动器外形与轮辋干涉无法使用。而且,制动半径加大后,摩擦片地磨损更加加剧和不均匀,导致制动异响、寿命降低等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双缸制动钳总成,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安装和实现,同时还可大大降低了摩擦噪声。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双缸制动钳总成,包括带有两个液压腔的钳体,两个液压腔底部连通,内部分别设有活塞;
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通过轭簧连接有内侧摩擦片和外侧摩擦片,两摩擦片的摩擦面相对且均与制动盘间隙配合;
在固定架两侧设有销孔,与销孔滑动配合的销轴通过螺栓与钳体外侧的吊耳连接;
在销孔内设有与销轴配合的衬套,在钳体上设有放气螺丝,在放气螺丝上设有放气帽。
进一步的:在钳体上设有油封圈,和防尘圈,两腔体底部之间连接有通道,两个油封圈分别装配在钳体的两个腔体上的矩型槽内,另一端面与活塞的外表面密封配合;在钳体两个腔体上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防尘圈,该防尘圈外端面与活塞的外表面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在吊耳与固定架之间的销轴外侧设有波纹状的防尘套。
进一步的:所述的摩擦片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加工而成:
铜 7-8%
钢棉 14-16%
酚醛树脂 10-12%
石墨 15-17%
腰果壳油 13-15%
芳纶 8-10%
硫酸钡 5%
钛酸钾 3%
硅酸锆 2%
铁黑 5%
铁红 4%
硫化锑 3%
陶瓷纤维 4%。
进一步的:所述的摩擦片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加工而成:
铜 8%
钢棉 16%
酚醛树脂 12%
石墨 17%
腰果壳油 13%
芳纶 8%
硫酸钡 5%
钛酸钾 3%
硅酸锆 2%
铁黑 5%
铁红 4%
硫化锑 3%
陶瓷纤维 4%。
进一步的:所述的摩擦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准确称量各组分物料,投入混料机进行混料,混料环境为真空,混料时长20min;
S2、热压成型:将称量好的原材料倒入热压模具中,开始压制,热压设置温度为160℃,放气次数5次,单位面积压力为400kg/cm2,保压时间为6min;
S3、热处理:待产品热压成型后,将产品放入热处理箱中进行热处理,设置温度160℃,时长8小时;
S4、磨削:将热处理完的产品取出后按照进行磨削处理;
S5、烧蚀:磨削完成的产品通过自动生产线流转进入烧蚀机,烧蚀温度400℃,烧蚀完成后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49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的制动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刹车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