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酶催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0393.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5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阳晓宇;范珊珊;沈凌;陈丽华;王洪恩;吴旻;邓兆;刘婧;苏宝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4/88;H01M4/8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催化 三维 多孔 石墨 纳米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用于酶催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溶液与碳纳米管搅拌混合并超声1~2h;将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在160~180℃下反应10~12h,得到圆柱状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水凝胶,冷冻干燥后得到粉末状的三维多孔复合材料;
2)将步骤1所得复合材料浸泡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30~60min处理得到均匀分散液;将分散液涂覆在玻碳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酶催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得到:
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0.3~0.7g石墨粉、20~25mL的浓硫酸和0.3~0.7g硝酸钠,于0~4℃条件下搅拌;在此过程中缓慢加入2.5~3.5g高锰酸钾,同时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0℃,搅拌10~30min;升温至35~40℃继续搅拌1.5~2h,再缓慢加入35~40mL的去离子水,升温至90~95℃持续搅拌1.5~2h后,加入5~10mL 30wt%的过氧化氢还原残留的氧化剂,使溶液变为金黄色;将此金黄色液体离心除去上清液,并分别用稀盐酸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洗至上清液pH为5~6,最后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超声处理使片状的石墨烯分散,并标定浓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酶催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1.5~2mg/mL;碳纳米管与氧化石墨烯质量比为1:(2~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酶催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还包括:
将分散液涂覆在玻碳电极并干燥;然后滴加葡萄糖氧化酶溶液;最后用Nafion溶液固定担载酶的复合材料得到GC-G-CNTS@GOD-Nafion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酶催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液浓度为10mg/mL;葡萄糖氧化酶溶液为10mg/mL;Nafion溶液浓度为0.5v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03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QLED器件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