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酶催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50393.7 申请日: 2017-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7565140A 公开(公告)日: 2018-01-09
发明(设计)人: 阳晓宇;范珊珊;沈凌;陈丽华;王洪恩;吴旻;邓兆;刘婧;苏宝连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H01M4/90 分类号: H01M4/90;H01M4/88;H01M4/86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代理人: 刘洋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催化 三维 多孔 石墨 纳米 电极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酶催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对储能设备的“绿色、环保”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与传统的化学储存不同,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转换装置。酶生物燃料电池是酶催化糖类等燃料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采用生物酶催化反应代替传统的化学催化反应。与传统的化学电池相比,其显著的优点有原料来源广泛、环保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而在酶生物燃料电池中,核心部分是电极材料。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传导性、稳定性以及生物适应性。其碳原子以sp2杂化组成圆柱状的纳米管结构,所以碳纳米管的优良性能通常表现在轴向方向上。而石墨烯碳原子的结构是以sp2杂化组成二维蜂巢状晶格,其中的σ键赋予了石墨烯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刚性。未成键的p电子能够在晶体中自由移动,运动速度高达光速的1/300,这赋予了石墨烯良好的传导性。另外它还具有较大的体表比、稳定性强、较高的载流子迁移速率等优点。

虽然在二维平面方向上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等性能,但在垂直于平面方向上却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弱结合力、传导性差等。与此同时,碳纳米管的优势恰好集中在轴向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酶催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结合两种材料各自优势,使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补产生协同作用,制作出三维多孔的复合材料,并将此材料用做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极部分。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酶催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溶液与碳纳米管搅拌混合并超声1~2h;将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在160~180℃下反应10~12h,得到圆柱状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水凝胶,冷冻干燥后得到粉末状的三维多孔复合材料;

2)将步骤1所得复合材料浸泡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30~60min处理得到均匀分散液;将分散液涂覆在玻碳电极。

按上述方案,所述氧化石墨烯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得到:

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0.3~0.7g石墨粉、20~25mL的浓硫酸和0.3~0.7g硝酸钠,于0~4℃条件下搅拌;在此过程中缓慢加入2.5~3.5g高锰酸钾,同时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0℃,搅拌10~30min;升温至35~40℃继续搅拌1.5~2h,再缓慢加入35~40mL的去离子水,升温至90~95℃持续搅拌1.5~2h后,加入5~10mL 30wt%的过氧化氢还原残留的氧化剂,使溶液变为金黄色;将此金黄色液体离心除去上清液,并分别用稀盐酸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洗至上清液pH为5~6,最后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超声处理使片状的石墨烯分散,并标定浓度。

按上述方案,步骤1中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1.5~2mg/mL;碳纳米管与氧化石墨烯质量比为1:(2~10)。

按上述方案,步骤2还包括:

将分散液涂覆在玻碳电极并干燥;然后滴加葡萄糖氧化酶溶液;最后用Nafion溶液固定担载酶的复合材料得到GC-G-CNTS@GOD-Nafion电极。

按上述方案,所述分散液浓度为10mg/mL;葡萄糖氧化酶溶液为10mg/mL;Nafion溶液浓度为0.5vt%。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单独的三维石墨烯相比,其优势在于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的管结构具有的良好导电性可提高电子传输速率。

本发明用于酶催化的电极采用酶催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单独的碳纳米管相比,其优势在于三维多孔结构可为葡萄糖氧化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得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SEM图;

图2:实施例2所得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SEM图;

图3:实施例3所得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SEM图;

图4:实施例4所得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SEM图;

图5:实施例5所得三维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SEM图;

图6:实施例1:制得的GC-G-CNTS@GOD-Nafion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0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