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4809.2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7/06 | 分类号: | F16D27/06;F16D27/14 |
代理公司: | 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34133 | 代理人: | 汪锋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一体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是主、从动部分在同轴线上传递动力或运动时具有结合和分离功能的装置,传统意义上的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器的输入轴,然而,当现有电动载具电力耗尽或马达停止运作时,若使用者要改用人力推动电动载具移动,传动装置的齿轮无法逆向转动,造成电动载具的轮子不易转动,进而阻止电动载具被人力推动,因此,发明一种离合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合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一侧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限位轴传动连接,所述中心轴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中心轴外侧环绕设有电枢座,所述电枢座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电磁线圈和第一摩擦片组,所述电磁线圈设置于壳体内壁一侧,所述电磁线圈一侧设有第一摩擦片组,所述电枢座一侧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一侧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一端设有齿轮座,所述主动齿轮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二摩擦片组,所述第二摩擦片组一侧设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外侧环绕设有弹簧,所述滚珠丝杆顶部设有贴块,所述滚珠丝杆一侧设有连接凸盘。
优选的,所述限位轴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转盘表面设有转盘连接座,所述转盘连接座表面环绕设有插杆。
优选的,所述齿轮座表面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与中心轴相匹配,所述轴孔外侧环绕设有插杆孔,所述插杆孔与插杆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设置于贴块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摩擦片组和第二摩擦片组均包括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组内主动摩擦片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连接有活塞,所述连接杆与活塞传动连接,所述活塞设置于液缸内部,所述液缸分别设置于主动齿轮顶部和底部,所述液缸内部设有液压油。
优选的,所述转盘表面设有连接凹座,所述连接凹座与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外侧设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设置于壳体外侧,所述保护垫包括吸热层和绝缘层,所述吸热层内部设有蓄冷剂胶体。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有第一摩擦片组和第二摩擦片组,可以保证离合器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压紧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传递扭矩,达到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状态,通过设有连接凸盘和插杆,可以保证离合器在结合和分离的过程中动力稳定的传输,减少离合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通过设有保护垫,绝缘避免外界电磁的干扰,并通过保护垫内部蓄冷剂胶体在温度较高时放出大量冷量,以较长时间保持自身及周围小范围内的低温环境,吸收离合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保证离合器可长时间的工作运行,通过设有限位轴表面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离合器可根据动力输入来源判断传动模式,当动力是从第一连接孔输入时,将动力经由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输出传输动力,而当动力不是从第一连接孔输入时,第二连接孔可相对于中心轴转动,因此当离合器可于电力耗尽或马达停止运作时改变传动模式,以方便用户改用人力推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离合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限位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转盘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齿轮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保护垫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限位轴、21第一连接孔、22第二连接孔、3中心轴、4电枢座、5电磁线圈、6第一摩擦片组、7转盘、71转盘连接座、72插杆、8主动齿轮、81齿轮座、82轴孔、9第二摩擦片组、10滚珠丝杆、11弹簧、12贴块、13连接凸盘、14限位座、15连接杆、16活塞、17液缸、18保护垫、19吸热层、20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初始相位可调的转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后支座套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