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载物台的堆垛机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6086.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3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谢祥俊;谢明;何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 | 分类号: | B66F9/07;B66F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载物台 堆垛 以及 自动化 立体仓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载物台的堆垛机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所述堆垛机包括:主体框架;至少一第一载物台和一第二载物台,所述第一载物台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载物台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二侧面;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分别沿所述主体框架上下移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可以使堆垛机在存取和运送货物时,能同时使用多个载物台来进行作业,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自动化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载物台的堆垛机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
背景技术
堆垛机是物流自动化仓库较常使用的一种机械,是用货叉攫取、搬运和堆垛或从高层货架上存取单元货物的专用起重机。
传统的自动化仓库通过堆垛机穿行于货架之间的巷道中,完成存、取货的工作,现有的堆垛机一般只有一个载物台,很难同时存取两个及以上批次的货物,这样的存取货物方式使得自动化仓库的工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多载物台的堆垛机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使堆垛机在存取和运送货物时,能同时使用多个载物台来进行作业,保证了作业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多载物台的堆垛机,包括:主体框架;至少一第一载物台和一第二载物台,所述第一载物台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载物台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二侧面;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物台和所述第二载物台分别沿所述主体框架上下移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库,所述自动化立体仓库包括多个立体存储货架以及上述堆垛机;所述多个立体存储货架之间设置有轨道,以使得所述堆垛机能够在多个所述立体存储货架之间行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在一台堆垛机的两侧设置多个载物台并分别控制多个载物台进行作业,使堆垛机可以同时存取和运送多个位置的货物,能够提高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有多载物台的堆垛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具有多载物台的堆垛机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库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有多载物台的堆垛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堆垛机包括:主体框架12,至少一第一载物台14和一第二载物台16以及升降组件18。其中,第一载物台14安装在主体框架12的第一侧面,第二载物台16安装在主体框架12的第二侧面;升降组件18用于驱动第一载物台14和第二载物台16分别沿主体框架12上下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载物台14和第二载物台16的数量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载物台14和第二载物台16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适应不同货物的大小和重量。
在一应用场景中,需要同时存取和运送多个批次的货物,堆垛机在第一载物台14存取第一批货物的同时,第二载物台16可以存取第二批货物,并且可以同时运送多个批次的货物,节省了时间,使得堆垛机在存取和运送货物时可以提高作业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在一台堆垛机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至少一第一载物台14和一第二载物台16并通过升降组件18分别控制,使堆垛机在存取和运送货物时,能同时使用多个载物台,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60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香猪养殖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非洛地平固体分散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