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为识别方法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0185.5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2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凌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红爽;龙洪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为 识别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为识别方法和终端,其中,该行为识别方法包括:采集待识别行为的感应数据,将感应数据生成的信号进行分段,生成分段信号,选取至少一段分段信号进行行为识别。本发明提供的行为识别方法和终端,实现了待识别行为中运动信号的自动分段,以将感应数据中不同类型的待识别行为分开,只需对分段产生的某一段分段信号进行识别其行为类型即可,避免了处理频繁的分类和行为识别运算,减少了频繁的自动识别运算开销,识别准确率高且耗时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尤指一种行为识别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基于智能运动传感器科技的人类行为分析已应用于健康医疗、社交网络、游戏、教育、交通等领域。通过智能计算的协助,人类行为模式、异常事故或病发、行为习惯和运动信息统计等行为都可以识别。
目前,行为识别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识别的行为数据进行行为分类,对同一类型的行为重复判别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即识别为所判别的行为。然而,为了确保行为识别的准确性,采用目前的行为识别方法,需要处理频繁的分类和行为识别运算,耗时耗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为识别方法和终端,减少了频繁的自动识别运算开销,识别准确率高且耗时短。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为识别方法,包括:
采集待识别行为的感应数据;
将所述感应数据生成的信号进行分段,生成分段信号;
选取至少一段所述分段信号进行行为识别。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识别行为的感应数据;
分段模块,用于将所述感应数据生成的信号进行分段,生成分段信号;
识别模块,用于选取至少一段所述分段信号进行行为识别。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处理器调用所述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行为识别方法实施例的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行为识别方法和终端,通过采集待识别行为的感应数据,将感应数据生成的信号进行分段,生成分段信号,选取至少一段分段信号进行行为识别。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感应数据生成的信号进行分段,分段信号中的每一段信号对应用户的一种运动行为,从而实现了待识别行为中运动信号的自动分段,以将感应数据中不同类型的待识别行为分开,只需对分段产生的某一段分段信号进行识别其行为类型即可,避免了处理频繁的分类和行为识别运算,减少了频繁的自动识别运算开销,识别准确率高且耗时短。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行为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参考窗和测试窗的归一化自相关在第一过零点前第一象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行为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应用本发明的实测行为数据集1走、跑、坐的分段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0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