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1329.9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0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何翔;朱丹;耿明;卫垚;张浩;周明翔;刘辉;郑燕;崔万里;张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12 | 分类号: | E01B25/1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纪元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复式 单轨 道岔 | ||
1.一种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五道岔固定梁(5)以及分布在该第五道岔固定梁(5)四周且按顺时针方向顺次分布的第一道岔固定梁(1)、第二道岔固定梁(2)、第三道岔固定梁(3)和第四道岔固定梁(4);其中,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用于通过第一道岔旋转梁(6)与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1)或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4)连接,并用于通过第二道岔旋转梁(7)与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2)或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3)连接;
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用于旋转切换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与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1)或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4)相连与非相连的状态;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则用于旋转切换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与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2)或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3)相连与非相连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分别与道岔旋转梁基座(10)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分别用于以与其对应的道岔旋转梁基座(10)为轴心进行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上均设置有导向轮(11),该导向轮(11)通过导向轮支撑座(12)与相应的道岔旋转梁连接,所述导向轮(11)用于沿导向槽(13)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中的任意一个道岔旋转梁,该道岔旋转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导向轮(11),这两个导向轮(11)分别位于该道岔旋转梁中心的两侧;在其中的一个导向轮(11)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14),该驱动电机(14)用于带动所述道岔旋转梁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的两端均设置有梁间锁定机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的两端,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1)、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2)、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3)和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4)靠近该第五道岔固定梁(5)的一端,均设置有梁间连接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一个所述梁间连接机构,该梁间连接机构为翻转板连接机构,包括翻转板和驱动该翻转板翻转的动力机构,所述翻转板铰接在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1)、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2)、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3)或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4)靠近该第五道岔固定梁(5)的一端上,它们用于在所述动力机构的作用下翻转至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或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的一端上;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1)、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2)、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3)、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4)、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上均设置有容置所述翻转板的凹槽,该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翻转板的厚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被动式翻转机构,该被动式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翻转板上的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在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的两端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引导轮以及第二引导轮配合的双弧面引导沟槽;对于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或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的任意一端,所述双弧面引导沟槽的分布方向与该第一道岔旋转梁(6)或该第二道岔旋转梁(7)的布置方向垂直,该双弧面引导沟槽在对应的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或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上表面的投影为弧形,并且在对应的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6)或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7)的侧面上的投影也为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3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片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再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