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1329.9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0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何翔;朱丹;耿明;卫垚;张浩;周明翔;刘辉;郑燕;崔万里;张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12 | 分类号: | E01B25/1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纪元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复式 单轨 道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包括第五道岔固定梁(5)以及分布在该第五道岔固定梁(5)四周且按顺时针方向顺次分布的第一道岔固定梁(1)、第二道岔固定梁(2)、第三道岔固定梁(3)和第四道岔固定梁(4);其中,第五道岔固定梁(5)用于通过第一道岔旋转梁(6)与第一道岔固定梁(1)或第四道岔固定梁(4)连接,并用于通过第二道岔旋转梁(7)与第二道岔固定梁(2)或第三道岔固定梁(3)连接。本发明通过对其关键组件的结构及其设置方式、以及该单轨道岔对应的换梁方式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道岔梁水平空间占地大,列车过岔时会产生强烈冲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跨座式单轨道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
背景技术
复式交分道岔呈X形,长度略长于单开道岔,而其作用相当于两组对向单开道岔。现有的跨座式单轨道岔技术领域中,以渡线道岔以及单式交分道岔为主,对于复式交分道岔,在相关的研究与应用方面鲜有涉及。复式交分道岔在列车过岔时,会对列车造成强烈的冲击,而为了降低对列车的冲击力以及保证乘客的舒适度,该类型道岔的列车侧向过岔的速度往往较低。
但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单轨交通成网的趋势,对于复式交分单轨道岔的应用需求将显著提升。复式交分单轨道岔是复式交分道岔在跨座式单轨道岔技术领域的良好应用,其可以缩短车站咽喉长度,减少车道用地,同时也大大提升调车作业效率,对于节省单轨交通占用空间具有重大意义。正是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它是一种通过以转动为运动形式的复式交分单轨道岔,是跨座式单轨道岔技术领域的一种全新的概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其中通过对其关键组件的结构及其设置方式、以及该单轨道岔对应的换梁方式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道岔梁水平空间占地大,列车过岔时会产生强烈冲击的问题,该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能够便于使单轨交通结串通成网,缩短车站咽喉长度,减少车道用地,同时也大大提升调车作业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动型复式交分单轨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五道岔固定梁以及分布在该第五道岔固定梁四周且按顺时针方向顺次分布的第一道岔固定梁、第二道岔固定梁、第三道岔固定梁和第四道岔固定梁;其中,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用于通过第一道岔旋转梁与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或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连接,并用于通过第二道岔旋转梁与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或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连接;
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用于旋转切换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与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或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相连与非相连的状态;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则用于旋转切换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与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或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相连与非相连的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分别与道岔旋转梁基座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分别用于以与其对应的道岔旋转梁基座为轴心进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上均设置有导向轮,该导向轮通过导向轮支撑座与相应的道岔旋转梁连接,所述导向轮用于沿导向槽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对于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中的任意一个道岔旋转梁,该道岔旋转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导向轮,这两个导向轮分别位于该道岔旋转梁中心的两侧;在其中的一个导向轮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道岔旋转梁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第一道岔旋转梁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道岔旋转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梁间锁定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的两端,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和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靠近该第五道岔固定梁的一端,均设置有梁间连接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片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再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