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泊沙康唑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9632.3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沙薇;杨汉欣;李婷;梁建华;马宗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泰丰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12 | 分类号: | C07D249/1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张丽 |
地址: | 45116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泊沙康唑 重要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泊沙康唑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泊沙康唑(posaconazole)是2006年9月15日由美国FDA批准的一种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用于难治性疾病或其他药物耐药所引起的真菌感染(如曲霉菌病、结核菌病和镰刀菌病等),该药由美国Scher-ing-Plough公司研制上市,商品名为Noxafil。
泊沙康唑是一种新的化学分子实体,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用于预防由侵袭性曲霉菌引起病变的抗菌药物,属于高亲脂性第二代抗真菌药,与其他唑类抗菌药物相同,该药也是通过与羊毛甾醇14α-脱甲基酶(CYP51或Erg11p)活性部位的血红素辅助因子结合,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的形成和完整性而起到抗菌作用。泊沙康唑克服了第一代三唑类药物抗菌谱窄、生物利用度低及耐药性等问题,其抗真菌的作用无论是在体内和体外都已经被证实具有广谱的活性,对念珠菌、各种曲霉菌及其他常见的和非常见的致病真菌均有较大活性。
本专利主要用于合成泊沙康唑重要中间体1-((2S,3S)-2-(苄氧基)戊-3-基)-4-(4-(4-羟苯基)哌嗪-1基)苯基)-1H-三氮唑-5(4H)-酮的合成,用于进一步合成泊沙康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泊沙康唑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泊沙康唑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化合物III加入到非质子溶剂中,在缚酸剂的存在下,0-5℃滴加氯甲酸苄酯,20-25℃下反应1h-8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5倍体积的纯化水,冰水浴析晶3-5h,过滤、干燥,即得化合物II;
(2)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II加入到甲苯或者乙二醇二甲醚中,然后依次加入缚酸剂,化合物IV,回流反应12h-48h,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在0-5℃析晶1-5h,过滤、干燥,即得中间体I。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缚酸剂为三乙胺、吡啶、DBU和碳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非质子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二甲醚、甲苯、四氢呋喃、丙酮和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化合物III与氯甲酸苄酯的摩尔比为1:(0.95-1.2)。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化合物II与化合物IV的摩尔比为1:(1-2)。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缚酸剂为吡啶,化合物III和吡啶的摩尔比为1︰(1~1.1),所述步骤(2)中缚酸剂为三乙胺,化合物II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5~2)。
本发明以可以比较容易获得的市售1-(4-氨基苯基)-4-(4-羟基苯基)哌嗪和2-[(1S.2S)-1-乙基-2-苄氧基丙基]肼甲醛为起始物料经过2步生产操作步骤,得到泊沙康唑重要中间体。本发明方法更简单,易操作,提高了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产品收率,同时降低合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1和实施例2制得的化合物II的1H-NMR(DMSO-d6)图;
图2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得化合物I的1H-NMR(DMSO-d6)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泊沙康唑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过程如下:
化合物的合成:
12g(0.045mol)化合物加入到120mLDMF中,搅拌下加入3.8g(0.048mol)吡啶,降温至0-5℃,缓慢滴加9.1g(0.054mol)氯甲酸苄酯,加入完成后,升温20-25℃反应4h,将体系降温0-5℃,向反应液中加入360mL纯化水,冰水浴析晶3h,过滤,干燥得14.6g灰色固体,收率:84.5%,HPLC检测纯度:99.38%;1H-NMR见附图1。
化合物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泰丰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泰丰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9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