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8195.1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3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饶胜其;张秋艳;杨振泉;胡源;尹永祺;方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22 | 分类号: | A01N63/22;A01N37/46;A01P1/00;A01P3/00;C12P21/00;C07K1/36;C07K1/34;C07K1/18;C07K1/14;C12R1/07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郑慧娟 |
地址: | 22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防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按一百份水的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抗菌蛋白或其粗品2‑8份、成膜剂0.5‑3份、增塑剂0.5‑5份、交联剂0.5‑4份;将成膜剂加水充分溶解,再加入抗菌蛋白、增塑剂及交联剂,混合均匀后,即得生物防霉液。所述抗菌蛋白粗品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防霉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属半知菌类,菌落生长迅速,表面黄绿色,背面略呈红褐色。菌体生长通常出现许多分枝菌丝,形成菌丝体。一旦菌丝体形成就分泌降解酶或蛋白质分解复杂的营养物质。单枝菌丝通常不会被肉眼看到,但是分生孢子产生的厚厚的菌丝垫可以很容易看到。黄曲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属于真菌毒素中的一大类,广泛存在于各类谷物类(玉米、大米)、油及油料作物(花生油、花生、坚果)、果蔬、牛奶以及肉中,具有致畸、致癌的危害。
对于黄曲霉污染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防治。辐照是一种处理食物的物理过程,不同于化学加工,不属于添加剂范畴。化学防腐剂作为食品保藏的一种辅助手段,对防止某些因微生物而易腐败变质的食品损失有显著效果。然而这两种方法分别存在很大的缺点,物理防治技术的设备昂贵,操作繁琐,且人们还担心辐照对人体有害;化学防腐技术造成药物残留等问题,越来越让人们担忧。因此利用生物间的拮抗作用,抑制产毒菌的生长,进而达到减少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的目的,或者利用生物的吸附作用、代谢物酶的分解作用等去除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防治法越来收人们关注。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是与枯草芽孢杆菌相似,可产芽孢、革兰阳性(G+)、具有生防活性的益生细菌。其在繁殖与生长阶段能够分泌许多抗菌物质,在抗真菌和细菌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生防菌的产物进行霉菌的防治,在实验室研究的较多,对于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值得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生物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的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防霉剂的最佳配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防霉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配方组成:
抗菌蛋白或其粗品:2-8份;
成膜剂:0.5-4份;
增塑剂:0.5-5份;
交联剂:1-4份。
进一步地,所述成膜剂为海藻酸钠、壳聚糖、淀粉、大豆蛋白及卡拉胶中的任意一种;增塑剂为甘油、吐温-20、山梨醇、甘露醇中的任意一种;交联剂为氯化钙、柠檬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蛋白粗品为B.amyloliquefaciens F1的发酵液,经超滤、硫酸铵分级沉淀所得,而抗菌蛋白为上述粗品进一步经透析、离子交换及凝胶层系等分离手段所得。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蛋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B.amyloliquefaciens F1发酵液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8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