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便的调整线车门装配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8398.0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瑞;张利;姚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6 | 分类号: | B62D6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便 调整 车门 装配 定位 机构 | ||
1.一种轻便的调整线车门装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装具(1)和第二定位装具(2),所述第一定位装具(1)通过预先固定在车门(3)上的车门铰链(4)与侧围外板(5)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具(1)包括第一定位销(6)、螺杆(7)和螺母(8),所述第一定位销(6)中央内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7)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螺杆(7)与所述螺母(8)配合,所述螺杆(7)穿过车门铰链(4)上的车门铰链工艺孔(9)设置在侧围外板(5)上的第一定位孔内,通过所述第一定位装具(1)实现车门(3)与侧围的X向和Z向定位;
所述第二定位装具(2)包括定位基体(10),所述定位基体(10)上设有磁铁孔(18)、定位点(19)、第二定位孔(11)、第三定位孔(12)、第一滑道(13)和第二滑道(14),所述磁铁孔(18)中嵌入磁铁,通过所述磁铁产生的吸力将所述定位基体(10)吸合在侧围锁扣处,所述定位基体(10)通过所述定位点(19)实现所述第二定位装具(2)的X向定位,所述第一滑道(13)与所述第二滑道(14)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滑道(13)内嵌设有沿第一滑道(13)滑动的第一滑块(15),所述第二滑道(14)内嵌设有沿第二滑道(14)滑动的第二滑块(16),所述第二滑块(16)上设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能够卡入车门U型槽内并在所述车门U型槽进行运动,所述第二定位孔(11)和所述第三定位孔(12)内分别设有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销和所述第三定位销实现所述第二定位装具(2)与所述车门U型槽的Y向和Z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的调整线车门装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5)上设有第一滑槽(22)和第二滑槽(23),所述第一滑槽(22)和第二滑槽(23)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15)的两端,所述第二滑块(16)上设有第三滑槽(24),所述第三滑槽(24)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16)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便的调整线车门装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13)的一个侧边上设有第一定位线(25),所述第一滑块(1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线(25)配合读数的第一刻度线(26),所述第一刻度线(26)沿所述第一滑槽(13)滑动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刻度线(26)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滑槽(13)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便的调整线车门装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道(14)的一个侧边上设有第二定位线(27),所述第二滑块(1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线(27)配合读数的第二刻度线(28),所述第二刻度线(28)沿所述第三滑槽(24)滑动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刻度线(28)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滑槽(24)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的调整线车门装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5)在所述第一滑道(13)中实现Z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便的调整线车门装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2)和所述第二滑槽(23)内分别匹配有第一螺栓(29)和第二螺栓(30),所述第一螺栓(29)和所述第二螺栓(30)用于所述第一刻度线(26)的读数确定后实现对所述第一滑块(15)的锁紧及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的调整线车门装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16)在所述第二滑道(14)中实现Y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便的调整线车门装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24)内匹配有第三螺栓(31),所述第三螺栓(31)用于所述第二刻度线(28)的读数确定后实现对所述第二滑块(16)的锁紧及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的调整线车门装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装具(2)还包括手柄(32),所述手柄(32)与所述定位基体(1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的调整线车门装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点(19)的数量为3个,所述磁铁孔(18)的数量为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83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