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3524.1 | 申请日: | 201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曹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英莲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2 | 分类号: | B62J1/02;B62K11/00;B62K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15 | 代理人: | 曾新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叉 支架 减震 思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思维车控制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
背景技术
思维车主要是建立在一种可自平衡的电动车。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轻便及环保的交通工具。思维车由于其携带方便、环保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人们短途出行首选代步工具。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特别是的一线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会使用思维车作为代步工具。
现有的电动思维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车体上具有一个操作杆,使用者站在电动思维车的脚踏平台上对操作杆进行操作,从而前进、后退及停止,这样的控制也称“手控”。另一种是车体由两部分组成,左部分和右部分之间通过转动机构实现相互转动,从而实现“脚控”。
现有的电动思维车一般不具备减震功能,对形式路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导致思维车的通行能力受限。
CN103935413B于2016年8月31日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级平衡悬架的减震模块化负重轮组,涉及一种橡胶履带行走装置的负重轮组。该方案包括一级平衡悬架、一级平衡悬架橡胶球铰和两个模块化的双列负重轮总成。该方案在车轮部分减震,减震能力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减震性能的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支架减震的思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车杆、坐杆和座椅;
所述车杆位于底端固定于车体;位于顶端设有车把;所述车杆和坐杆的杆体可旋转交叉固定;所述坐杆上设有所述座椅;所述支架底部设有弹性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车杆包括与车把连接的第一车杆;与车体固定的第二车杆;所述第二车杆包括横杆、转轴和两根并行的连接杆;所述横杆与第一车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分别固定与横杆的两端;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车体设有一对定位凸块;所述转轴可旋转固定与两个定位凸块之间;所述坐杆可旋转固定于两个连接杆之间;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第一车杆底部。两根连接杆可以对坐杆起到夹持定位的作用,固定更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与车杆固定的第一固定杆;与车体或坐杆固定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第二圆柱体;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套设固定与第一圆柱体;另一端固定套设于第二圆柱体。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没有直接连接,弹簧不仅在轴向,在横向都有更多的活动余量,当思维车发生左右摆动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减震能力。当然,本技术方案对弹簧的材质要求较高,要有较强的抗横向拉伸的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坐杆底部设有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坐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车杆可旋转固定;所述座椅固定在第二杆体上;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底部;所述车体上设有一对水平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一杆体底端设有嵌入滑槽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沿滑槽往返运动;所述滑槽两端各设有一定位孔;所述推拉杆末端设有与定位孔配合定位的定位圆柱。在驾驶思维车的时候,与座椅连接的坐杆承受最大压力,任何震动带来的应力在坐杆上体现最为明显,在此增加弹性部件可以有效提高减震效果。而且坐杆本身的长度比较长,可以提供更大的行程空间,相比车轮减震的方式,不仅容易实施,且减震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与坐杆固定的第一固定杆;与车体或车杆固定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滑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座;所述滑杆可滑动地嵌入在连接座内;所述滑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连接座的长度;所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滑杆和连接座。采用套接式双杆结构,能稳定弹簧的收缩方向,使弹簧应力都沿着轴向运动,使得减震方向固定,避免驾驶员在座椅中晃动,也降低了对弹簧材质要求,有利于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英莲科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英莲科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3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宠物口罩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动车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