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管道内壁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6980.1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3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萍;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管道 内壁 检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管道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油管道内壁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检测技术是石油异地输送的重要保障环节之一,对石油的安全输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现有的大口径管道内壁检测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而小口径管道由于自身管径较小、管线距离较长,内壁检测技术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现有的在役小口径石油管道内壁检测技术,不仅操作复杂、检测效率低下、缺少智能化操作,而且存在检测结果误差大、无法满足长距离检测要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管道内壁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小口径石油管道内壁时,操作复杂、检测效率低下、检测结果误差大、无法满足长距离管线检测要求的问题。本发明可以简化操作程序,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结果误差,满足长距离管线检测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油管道内壁检测装置,包括能够放入管道内并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摄像头、超声探头、处理器、里程仓、电机仓、电池仓以及无线通讯终端,还包括设置在管道外部的计算机;所述处理器、里程仓、电机仓以及电池仓的上、下侧均连接有支撑臂,每一个支撑臂的末端均与里程轮连接,里程轮与管道内壁接触;
计算机,用于发出开启检测指令;
无线通讯终端,用于接收开启检测指令,并将开启检测指令发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接收开启检测指令,并控制电机仓、电池仓、摄像头、超声探头以及里程仓开始工作;
电池仓,用于给电机仓供电;
电机仓,能够驱动检测装置位于管道内壁里的各个部件整体移动;
摄像头,用于捕获管道内壁的图像信息;
超声探头,用于探测实时数据;
里程仓,用于测量管道内壁的位置参数;
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摄像头捕获的图像信息、超声探头探测的实时数据以及里程仓测量的位置参数,并将图像信息、实时数据以及位置参数通过无线通讯终端发送给计算机。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数字处理器、电机仓、电池仓以及里程仓之间依次通过万向节连接。
还包括能够放入管道内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处理器能够控制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开关,并能够接收压力传感器测量的管道内压力和温度传感器测量的管道内温度。
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电池仓的上侧,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池仓的下侧。
里程仓的上侧和下侧均安装有清管器。
里程仓的尾端设有高压密封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石油管道内壁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检测装置从管道端口处放置于管道内壁中;
步骤2):在检测装置的移动过程中,计算机将开启检测指令通过无线通讯终端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电机仓、电池仓、摄像头、超声探头以及里程仓开始工作;
步骤3):处理器接收摄像头捕获的图像信息、超声探头探测的实时数据以及里程仓测量的位置参数,并将图像信息、实时数据以及位置参数通过无线通讯终端发送给计算机;
步骤4):计算机记录出现问题的管道的位置参数。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检查电池仓的电量是否充足,并检查检测装置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转。
在步骤4)之后还包括:处理管道问题并达到指标后,检测完成;
计算机将关闭检测指令通过无线通讯终端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电机仓、电池仓、摄像头、超声探头以及里程仓停止工作;
计算机将开启运动轨迹指令通过无线通讯终端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控制检测装置行驶至管道端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油管道内壁检测装置,通过计算机发出开启检测指令,通过处理器无线接收开启检测指令,并控制电机仓、电池仓、摄像头、超声探头以及里程仓开始工作;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摄像头捕获的图像信息、超声探头探测的实时数据以及里程仓测量的位置参数,通过无线通讯终端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对接收到的检测参数进行分析,并记录出现问题的管道的位置参数,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本发明采用无线通讯终端传输,实现了无缆检测,避免有缆检测导致装置装备重量过大对装置的行走产生障碍。本发明不仅简化操作程序,提高检测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检测结果误差,提高了长距离管线检测的要求,为今后石油管道智能化检测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6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溶空洞区注浆状态实时监视系统
- 下一篇:用于混合通信网络的转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