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8142.8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蒙发明;曹欢燕;徐亮;邓超芹;俞伟文;樊志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7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军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胺基 哌啶 甲酰胺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其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chiralcel AD‑H;进样量为15~25μl;流速为0.8~1.2ml/min;柱温为10~40℃;检测波长为208~212nm;流动相为正己烷:无水乙醇:异丙醇:二乙胺,其体积比为(820~880):150:50:0.5;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快速准确测定,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且操作简便,可以实现完全分离,本发明为研究此类化合物提供了研究开发和质量检测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阿维巴坦钠中间体的检测方法,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其CAS号为1416134-49-0,是生产阿维巴坦钠(Avibactam)的重要中间体,其手性纯度、异构体杂质直接影响阿维巴坦钠的手性纯度、异构体杂质的多少,从而直接影响阿维巴坦钠药物的疗效。
阿维巴坦钠的化学名称:[(1R,2S,5R)-2-(氨基羰基)-7-氧代-1,6-二氮杂双环[3.2.1]辛-6-基]硫酸单酯,属于二氮杂双环辛酮化合物,是目前最被看好的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三种已上市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相比,具有长效和与酶可逆性共价结合,且不会诱导β-内酰胺酶产生。其本身并没有明显的抗菌活性,但能抑制A型(包括ESBL和KPC)和C型的β-内酰胺酶。因此,与各类头孢和碳青霉烯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尤其是对含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肺炎杆菌、含有超量AmpC酶的大肠杆菌以及同时含有Amp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的活性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阿维巴坦能恢复头孢类抗生素对绝大多数的测试菌株的活性。此外,体外测试表明阿维巴坦与头孢他洛林酯合用时,产生抗药性变异的机会较小。
目前,还未发现(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手性纯度检测方法的相关文献及报道,为了加强(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质量控制,需要研发出(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特别是其手性纯度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
(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结构式为:
(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结构式为:
(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结构式为:
(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结构式为: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检测步骤如下:
(1)分别适量称取(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这四种相应的工作品,并置于同一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制成一定浓度的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进一步地,所述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中(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3~0.7mg/ml,(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3~0.7mg/ml,(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3~0.7mg/ml,(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3~0.7m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8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