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码定位系统、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9924.3 | 申请日: | 201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1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爱德华·道斯基;布拉德利·思斯桑姆;格雷戈里·约翰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森蒂亚影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5/16 | 分类号: | G01S5/16;G06T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王艳春 |
地址: | 美国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定位 系统 方法 装置 | ||
公开了编码定位系统、方法和装置。编码定位系统包括多个光通路,它们布置成协同地成像至少一个对象于多个检测器上。每个所述通路包括不同于其他光通路中的任何其他定位代码的定位代码,以修正穿过其的电磁能量。来自所述检测器的输出数字图像能够处理以确定所述对象在所述检测器上的子像素定位,使得相比仅通过检测器几何形状能更精确地确定所述对象的位置。另一编码定位系统包括多个光通路,它们布置成协同地成像局部极化数据于多个像素上。每个所述通路包括不同于其他通路中的任何其他极化代码的极化代码,以独特地极化穿过其的电磁能量。来自所述检测器的输出数字图像能够处理以确定系统的用户的极化图。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80010647.6、申请日为2013年1月3日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以下申请的优先权:提交于2012年1月3日的、标题为“ANGULAR CODINGFOR 3D OBJECT LOCALIZATION(3D对象定位的角度编码)”的第No.61/631,389号美国临时申请;提交于2012年2月29日的、标题为“ANGULAR CODING FOR 3D OBJECT LOCALIZATION(3D对象定位的角度编码)”第No.61/634,421号美国临时申请;提交于2012年3月8日的、标题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TILITY AND MOTION OBSERVATION ANDDISCRIMINATION(用于运动性以及运动观察和鉴别的系统和方法)”的第No.61/634,936号美国临时申请;提交于2012年3月23日的、标题为“ANGULAR CODING FOR 3D OBJECTLOCALIZATION(3D对象定位的角度编码)”的第No.61/685,866号美国临时申请;提交于2012年4月11日的、标题为“ANGULAR CODING FOR 3D OBJECT LOCALIZATION(3D对象定位的角度编码)”的第No.61/686,728号美国临时申请;提交于2012年5月3日的、标题为“ANGULARCODING FOR 3D OBJECT LOCALIZATION(3D对象定位的角度编码)”的第No.61/687,885号美国临时申请;提交于2012年6月5日的、标题为“ANGULAR CODING FOR 3D OBJECTLOCALIZATION AND MOTION DETECTION(3D对象定位的角度编码以及运动检测)”的第No.61/655,740号美国临时申请;提交于2012年7月18日的、标题为“ANGULAR CODING FOR3D OBJECT LOCALIZATION(3D对象定位的角度编码)”的第No.61/673,098号美国临时申请;提交于2012年8月23日的、标题为“ANGULAR CODING FOR 3D OBJECT LOCALIZATION(3D对象定位的角度编码)”的第No.61/692,40号美国临时申请;提交于12012年10月3日的、标题为“POLARIZATION CODING(极化编码)”的第No.61/720,550号美国临时申请;以及提交于2012年11月21日的、标题为“POLARIZATION CODING(极化编码)”的第No.61/729,045号美国临时申请。所有上述专利申请通过整体参考并入此处。
美国政府权利
本发明是根据美国军方UCSD PO#10320848授予的W911NF-11-C-0210合同,在美国政府支持下进行的。政府在该发明中具有特定权利。
背景技术
估计和检测对象的3D位置和方位是首要问题。许多现有技术系统具有的问题是,不利地影响可实现的尺寸、重量和功率、对象3D定位和方位的成本和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森蒂亚影像有限公司,未经阿森蒂亚影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9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板沉淀池
- 下一篇: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偏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