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免疫比浊检测试剂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0760.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晖;陈胜胜;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和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21/31;G01N21/47;G01N21/5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清 淀粉 蛋白 免疫 检测 试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免疫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检测试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相关联的急性相蛋白,主要在肝脏中生成,受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等细胞因子的调节。在炎症发生或者感染细菌或病毒时,SAA在血液中的浓度可以在几小时内升高到正常值的1000倍以上,是临床应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感染指标(Maury CPJ,Clinical Science,1985,68:233-238)。与临床应用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感染指标CRP(C-反应蛋白)相比,SAA对病毒感染更加敏感,上升幅度更大,在治疗后的下降速度也更快。而CRP对细菌感染敏感,对病毒感染不太敏感。在临床实践中,SAA与CRP联用,可以为有效鉴别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提供有力的依据(杨德平,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4(37):546-8)。事实上,由于SAA在临床应用尤其是儿科感染检验中的重要价值,SAA和CRP、WBC(白血球计数)一起被称为血液检测中的“新三大常规”。
SAA的常见检测方法有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ELISA)、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Particles Enhanced Turbidity Immuno-Assay-PETIA)。这些方法中以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最先进,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广,操作也相对简便,在临床中被广泛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PETIA)利用吸附在直径几十到几百纳米的胶乳微粒上的SAA抗体捕捉测试样品中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从而形成微粒之间的交联,改变了溶液的散射度或者透射吸光度(即浊度)。通过测量溶液的散射度或者透射吸光度的变化,可以根据定标曲线定量地计算出测试样品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浓度。该测试方法既可以在通用的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运用,也可以在特定蛋白分析仪等小型的POCT(即时检测)设备上采用,有很强的适用性,可以很好地满足我国从大型三甲医院到社区基层医院的使用需求。
现在市场上已有的SAA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试剂以西门子公司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测定试剂盒(国械注进20162400520)为代表,采用的是稀释液和胶乳溶液的双试剂形式。在测试时,测试样品必须先在稀释液中稀释,再和胶乳溶液进行混合反应,然后在透射或者散射仪上测试。稀释和混合的操作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甲医院常用仪器平台)上可以由机器自动操作,但是在小型半自动平台上尤其是POCT类的便携式平台(三级以下医院以及县乡一级医疗服务单位常用)上进行的测试则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实施,带来了额外的操作步骤,也引入了更多的操作误差,降低了测试的精确度,不利于该检测在中小型医院的推广实施。现有市场上的SAA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的另一个缺点是只能测量血清或者血浆样本中的SAA含量,对全血样本必须进行提取血清的前处理工作,耗时费力,在临床的实际使用中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无需混合试剂、同时能够直接测试全血、血浆和血清样本的单试剂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检测试剂。该试剂既可以在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测试,也可以在特定蛋白仪等小型POCT设备上进行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单试剂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试剂,血清淀粉样蛋白A质控品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标准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和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和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07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